“非遗”家族: 剪纸艺术 匠心传承
人民网 2021-02-24 09:50

“吃汤圆,吃汤圆,我的汤圆圆又圆。”元宵佳节到来前,来自宁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伏兆娥正向自己的小外孙,讲述剪纸上的团圆故事。

伏兆娥一家三代人展示剪纸作品

61岁的伏兆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第三代传承人,自6岁起就跟着姥姥和母亲学习剪纸。“母亲是村里的剪花娘子,逢年过节、逢人嫁娶,用鸡蛋换红纸,剪出几张窗花,给乡里邻舍送上美好的祝福。”在伏兆娥眼中,剪纸不仅是喜庆的装饰,也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传递了幸福与希望。

伏兆娥展示刚剪出来的中国结

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母子牛……今年是牛年,伏兆娥创作出不少关于牛的作品,形象或朴实忠厚、或憨态可掬、或威风凛凛。剪纸几十载,伏兆娥涉猎题材广泛,名著中的人物原型、现实生活中的见闻事物、宁夏特色景区等等都在她的一双巧手下栩栩如生。

伏兆娥以“牛”元素创作的剪纸作品

二女儿李剑是这个家族剪纸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2009年大学毕业后,李剑回到宁夏创业,成立了一家文创公司,将母亲的剪纸艺术融入到文创产品中。“贺卡、冰箱贴、钥匙扣这些文创产品,可以更贴近生活的介质,传达剪纸艺术的风格以及传统文化的内涵。”李剑说。

伏兆娥展示其剪纸作品

牛年春节期间,李剑参与策划的剪纸动画《过年》备受追捧,并以8个语言版本向全球播放。短片以伏兆娥的剪纸作品结合二维动画制作,讲述中国“年”故事,传达春节所承载的辞旧迎新、感恩祝福。

“《过年》的广泛流传使我觉得一定要把传统‘非遗’文化用现代的思路更广泛的传播出去,向全世界传播我们的福文化、孝文化、节日文化等。”说起今后的打算,李剑十分有信心。

伏兆娥正在给外孙讲解牛的文化内涵

虽然伏兆娥和李剑母女俩偶尔也会因为剪纸创新形式存在分歧,但不变的是她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决心。“要让剪纸文化绽放光彩。”母女俩异口同声道。

编辑/

相关阅读
当非遗剪纸遇上“顶流”哪吒 西安00后让非遗文化与国漫奇妙碰撞
西安晚报 2025-02-25
兰州父女传承剪纸艺术 展示甘肃风土人情
中国新闻网 2024-11-19
图片故事|非遗剪纸源故土 炕头校园话传承
新华社 2024-03-16
非遗剪纸剪出浓浓年味儿
北京顺义官方发布 2024-02-12
新年伊始来中国美术馆赏剪纸艺术,八位民间剪纸大师作品齐聚一堂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1-10
视界 | 比利时“小尿童”换装纪念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新华社 2023-05-24
视窗 | 生肖兔剪纸贺岁迎春
新华社 2023-01-19
北方工业大学学生党员非遗剪纸献礼二十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