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飞播造林 大地绿了 黄沙少了
中国青年报 2021-02-03 10:39

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一架架“绿鹰”掠过西北高原的沟沟壑壑,该大队大队长辛嘉乘带队超低空飞行,俯瞰翼下,曾经的荒山沙地如今树木成林,大家成就感满满。

“接着飞,再播一片美丽山川!”这些年轻的飞行员在心中谋划着新年度的飞播任务蓝图。

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自改革开放之初,连续39年担负飞机播种造林和防风治沙任务,在加强战备训练的同时,扎根荒漠、播撒绿色,飞播航迹遍布内蒙古、川、黔、陕、甘、青、宁等7省(区)130多个县(市),作业面积2600余万亩,播撒草籽树种1万余吨,在荒漠地区、沙漠地带筑起“绿色长城”,助力脱贫攻坚,创造了生态奇迹。

“飞播在这里创造了奇迹”

一场风雪过后,气温骤降,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已是天寒地冻、呵气成冰。而严寒并没有影响牧民阿拉腾巴根的劳动热情,他依旧早早来到自家的养殖场,给小牛添草加料、清理圈舍。

看到空军官兵回访播区,58岁的阿拉腾巴根拖着不太灵便的双腿急忙赶过来,热情地将大家迎进宽敞明亮的新房里。

“是飞播让这片沙漠变成了绿洲,我今年卖了80多头牛、300多只羊,收入有100多万元……”官兵们围着火炉刚坐下,阿拉腾巴根便欣喜地“晒”出今年的营收账。

阿拉腾巴根所在的左旗浩坦淖日嘎查,处在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交会地,上世纪80年代,这里草场沙漠化越来越严重,牧民的牛羊越养越少、越喂越瘦。

1992年春,阿拉腾巴根在曾经放牧的草场上空看到一架绿色的飞机。飞机一次次超低空掠过家门前的沙漠,播撒花棒、沙拐枣等草籽树种。由于飞得低,阿拉腾巴根能看见飞行员,他还向他们招手致意。他听说这叫飞播造林,“这样在沙漠上播种,能长出来吗?”

“一年两年不见绿,三年四年见成效。”从那以后几年,每个夏天,阿拉腾巴根都能听见飞机的轰鸣声。但地上的嫩苗消除了他心里的嘀咕,这片79万亩的沙漠逐渐从荒滩变为花棒海。

这几年,他在政府扶持下开办了养殖场,利用飞播种下的优质牧草,采取休牧轮牧、半舍半饲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养殖业,年出栏黄牛150头、羊500只。

“飞播造林改变了我们一家的命运。”阿拉腾巴根自豪地说,自家富裕以后,他在养殖场成立了残疾人扶贫基地,为周围牧区有听力、视力等障碍的牧民提供相对简单、轻松的就业岗位。

“我也要像空军部队飞播撒种一样,让周围的困难群众都过上好日子。”阿拉腾巴根说。

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的飞播历史,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当时党和国家号召“空军要参加支援农业、林业建设的专业飞行任务”。人民空军很快改装了一批飞机,训练了一批能够执行飞播任务的机组人员,飞赴各地执行飞播造林和种草任务。

1982年5月,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太子山林场,该大队官兵在无资料、无设备、无经验的条件下,首次执行了播撒油松种子的任务。此后,他们飞播造林的航迹从未间断。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赋予了大队飞播任务新的时代内涵,大家更加坚定了“定让沙漠变绿洲、不播成林不收兵”的决心。

陕西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历史上曾3次被迫南迁。

“榆林市现在放眼望去高楼林立,可当年我们治沙所就建在沙漠里,而且是这片唯一的建筑。榆林沙区林草覆盖面积还不到1%。”陕西省治沙研究所所长石长春深有感触地说,空军在榆林飞播治沙32年,整个毛乌素沙地约四分之三林地的基础都是飞播林,拴牢了陕西860万亩流沙,榆林地区的植被覆盖率从1.5%上升到45.2%。

“飞播在这里创造了奇迹!”石长春感激地说。

“种子是子弹,敌人是荒漠”

“那机场跑道只有9.9米宽,从空中看就像一根火柴棍,而我们平时飞的跑道一般有30多米宽。”飞行员李铜回想起13年前自己刚参加飞播任务时在陕北那座土机场起降的经历,至今仍心有余悸。

2007年盛夏,老飞行员兴伟带着李铜从本场驾机飞往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播区机场。李铜按照兴伟的提示,以河谷为标识物目视寻找机场,可是盘旋了一圈却怎么也找不见。

“在那儿!”看李铜干着急的样子,兴伟伸手一指。这时飞机距离机场只有5公里,李铜向下望去,机场看起来还是只有烟头般粗细,简直不敢相信前些年这里的飞播竟然一直用这样狭窄简陋的机场。飞机着陆后,李铜好奇地用脚步去丈量跑道宽度,只迈了9步就走完了,他担心地问:“跑道万一遇到大侧风还能降落吗?”

这条“火柴棍”跑道不仅窄,而且很短,只有600多米。本来飞播队每天早起,赶在没有风的上午飞行,可有一次大风提前来了,迎面吹来的风速达到8米/秒,飞机已经接地却又被吹了起来,再次接地、刹车,终于停下来时几乎已经到了跑道尽头,差点就冲出去了。

“这条跑道对飞行技术要求特别高,我们在那里飞了五六年,锤炼了一批新同志。”时任大队长刘松说。

飞播是一场改善大自然的艰苦战斗,“种子是子弹,大地是战场,敌人就是荒漠和贫穷。”头顶星月起、脚踏夜路归是官兵执行飞播任务的工作常态。该大队原飞行员宋占清说:“我们首先考虑的不是工作条件是否艰苦,而是气候条件是否利于种子生长。”

有一年初夏,为了抢夺雨季窗口期,他们每天早上5点起床,赶早进机场,日均工作近10个小时。飞播区烈日当头,机舱里如同蒸笼,一个架次下来,他们大汗淋漓,喝水稍作休息,便再次驾机升空作业。

执行飞播任务39年来,该大队官兵战胜了地形复杂、天气多变、技术苛刻等困难,成功处置复杂天气中多种险情10余起;自主研制出“空中可调式定量播种器”,探索出适合西北地区飞播的方法,使得落种率、存活率等多项指标达到先进水平,与地方林业部门共同多次获得国家及军队科技进步奖。

“现在的生活比蜜还甜”

“现在的生活比蜜还甜!”在秦岭东段南麓的陕西省丹凤县林关镇,蜂农宋军涛站在一片空军飞播林前,一边熟练地抽出蜂巢,一边对前来调研的该大队教导员杨淑坤说。

宋军涛住在飞播林区附近,养蜂数量达到103箱,还带动了18个贫困户分散养殖蜜蜂,使更多播区群众依托林海酿造甜蜜日子。

2020年12月,杨淑坤先后去了榆林、延安、宝鸡、阿拉善左旗等地。回营后,为官兵做了图文并茂的专题教育,讲述飞播区的生态、生活变迁。他感慨:“在播区,我们听到最多的是老百姓交口称赞党的富民惠民政策,看到最多的是因为飞播带来的发展机会和巨大变化。”

“飞播林,幸福林、致富林!”在曾经为沙所困的陕北横山县孙家湾村,村民孙有文谈起飞播有说不完的心里话。

孙家湾村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早年沙尘暴天气特别多。上世纪90年代末,空军飞播官兵载着花棒、沙打旺等植物种子,飞到了孙家湾村的上空。看着种子洋洋洒洒地飘落下来,孙有文和村民既惊奇又兴奋。

飞播林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为牛羊带来丰富的牧草。孙有文指着自家圈养的20多只白绒山羊笑开了花:“这么肥的羊,一只少说也卖两千块哩,可离不开飞机播种子、治沙子!”

“绿了山沟沟,种下甜根根。”在甘肃临夏,该大队首次执行飞播任务的太子山林场,如今已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也是旅游胜地,每年春夏季节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带动了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创收。

“飞机还能种树?”39年前的1982年5月2日,就是在太子山脚下简陋的土机场上,在围观群众期待、好奇的目光中,飞行员宋占清驾驶着某型运输机将油松种子精准撒在播区,拉开了该大队飞播任务的序幕,“一代代官兵的青春从此同飞播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文/胡晓宇 杨进 成钊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