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丰富优质人身保险产品迫在眉睫
经济日报 2020-12-13 18:32

近年来,我国人身保险行业发展迅速,商业人身保险已在国内具有一定覆盖面,但也面临产品供给单一、保障水平不高等问题。对此,12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部署促进人身保险扩面提质稳健发展的措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

专家表示,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和居民平均寿命的提升,保险产品也要适应群众对健康、养老、安全保障等的需求。从这个层面来看,推动保险业深化改革开放、突出重点优化供给,提供丰富优质的人身保险产品迫在眉睫。

商业健康险发展提速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支持开发更多针对大病的保险产品,做好与基本医保等的衔接补充,提高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保障能力。促进开发适应广大老龄群体需要和支付能力的商业医疗保险产品。鼓励保险公司将医保目录外的合理医疗费用纳入保障范围。通过有序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提升健康保险发展和服务水平。

“商业健康保险是医疗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表示,鼓励企业和个人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可以形成政府、企业、个人共同负担的多元化投资机制,缓解政府投资负担和财政压力,保障医保体系稳定可持续运行。同时,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形成互补和衔接,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健康保障需求。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中国保险和养老金研究中心主任魏晨阳认为,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还需要很多政策层面的协调。例如,提供保障和控制整个市场逆向选择的比例等问题,都依赖于好的定价模型,而掌握在医院体系里的健康数据,对健康险定价模型非常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大病保险作为基本医保的延伸和拓展,是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从2012年开始大病保险在全国范围内试点,现在国内覆盖人员超过13亿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乡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但是,目前“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依然无法满足很多人的实际医疗需求,患者自付比例依然较高。

养老第三支柱亟待发展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约有2.54亿,占总人口的18.1%。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想要给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保障,发展第三支柱势在必行。

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表示,保险业与大健康产业、养老产业融合发展有着天然优势,支持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壮大商业养老体系是保险业普遍共识。保险业要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深入挖掘康养蓝海的市场潜力,主动融入康养产业,要充分发挥保险功能和作用,构建以保险为核心的康养生态模式。

魏晨阳表示,发展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和金融业发展需要挂钩。机构投资者主导的长钱和由此向个人提供的产品创新,目的是让第三支柱对个人有吸引力,在长期保障上发挥作用。此外,要从产品创新和个人投资者教育两方面着手,个人投资者应关注长期回报,投资风险和收益的匹配等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保险业在长期护理险方面一直积极探索。2016年在青岛、上海等15个城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2018年,试点城市之外的地区也开始引入长期护理险。“长护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庭的支付压力,改善被保险人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同时,还能带动老年护理服务市场的形成及银发产业的快速发展,进而提高医疗、养老资源的配置效率。”佳兆业建科保险经纪公司首席研究员赵洋说。

险资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保险资金如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险机构怎样发挥资本市场重要机构投资者的作用等问题,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作出了明确的安排。会议提出,提升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能力,防止保险资金运用投机化,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加强风险防控。对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设置差异化监管比例,最高可至公司总资产的45%,鼓励保险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等重大工程建设,更好发挥支持实体经济作用。深入开展关联交易专项整治,坚决打击挪用、套取、侵占保险公司资金的违法违规行为。

不难看出,政策层面将持续引导保险机构开展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和审慎投资,为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提供更多资本性资金。与市场上其他类型资金相比,保险资金具有期限长、规模大、来源稳定、易于资本化等优势,是服务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资金运用部负责人贾钰峰表示,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保险资金运用提出了非常明确而又切中要害的要求。保险资金源于保费收入,保费的结构决定了保险资金的特点和内在要求。久期长、现金流稳、成本合理,这是险资的优势,也是险资在国家战略项目投资中屡屡现身的原因。而如何提升保险资金的长期投资能力,显得更为迫切。最近一段时间,监管部门通过取消投资管理能力备案、压实机构主体责任、加强信息披露和事中事后监管等方式,正在积极推动保险业不断强化投资管理能力建设,只有能力提升了,才能不断提高险资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

有市场人士认为,随着保险产品负债端迎来扩面提质以及产品久期逐渐拉长,保险资金将逐步回归中长线资金运作轨道,这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无疑会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

文/经济日报记者 李晨阳 于泳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丰富保险保障供给、提升中长期趋势研判能力 保险业探寻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上海证券报 2024-11-27
持续加力资本市场投资 保险业一揽子新政策在路上
上海证券报 2024-09-28
保险业迎来新“国十条” 释放了哪些信号?
新华社 2024-09-13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推动险企针对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量身打造保险产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9
立足“减震器”“稳定器”定位 保险业加快服务国计民生
中国证券报 2023-11-16
丰富保险供给 积极布局投资 险企多举措发力绿色金融
中国证券报 2023-03-03
银保监会原副主席黄洪:战略转型是人身保险业最根本的转型
中国网财经 2022-11-10
监管重拳直指乱象 人身保险销售新规呼之欲出
中国证券报 2022-04-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