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非遗+扶贫”:“苗绣”出山 指尖技艺变“指尖经济”
中国新闻网 2020-11-14 18:45

“挑花、辫绣、平绣……十二种绣法灵活变幻,色彩巧妙搭配,图案迥异不同。”在11月开展的“聚焦重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暨民族团结进步新风貌主题活动”中,记者走进重庆彭水县汉葭镇的一家绣坊里,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彭水苗绣”代表性传承人李绍玉正带着几十个绣娘端坐在绣布架前,一边讲解一边刺绣,双手在织锦带上挑织经线纬线,绣花针在她们手里上下翻飞,五彩丝线左右牵连,河流山川、草木花卉、飞禽鸟兽渐次呈现,活灵活现。

“苗绣”是苗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手工艺术,纹样古朴,造型雅拙,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以前我们苗家姑娘未出嫁前,都要亲手绣一套嫁妆,需要三至五年,每一件绣品无不渗透苗家姑娘的心血。无论服装还是头饰,工艺复杂,做工精细,每一种图案都蕴含了美好的祝愿与祈福。”身为苗族女儿的李绍玉说,苗绣是家家户户的女人们必须学会的一项技能,她就是在这种耳濡目染的环境中,跟着奶奶和母亲学会了这一项传统技艺。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打工浪潮风起云涌。“结婚后,我和丈夫王光荣到上海一家服装厂打工。有一次春节回家探亲,发现苗绣已少有人擅长,这项千百年来传承的手工技艺似乎将濒临失传,对我触动很大。”李绍玉说。

“宁做他乡打工妹,不做自家苗绣活”这是彭水苗寨曾经流行一句俗语,也是苗绣地位的真实写照。在大家眼中,仅作为生活装饰品的苗绣,并不能带来额外的经济收入,因而学的人渐渐变少。

2006年李绍玉放弃在上海的优渥工作,毅然决定与丈夫王光荣一起回乡传承发扬苗绣。在彭水县委、县政府的帮助下,2009年夫妻共同创办了以苗族文化为主的重庆市荣玉民族服装厂,先后培训指导服装学员2000余人。

“如何实现苗绣传承,还能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李绍玉说,“非遗技能大多是手工操作,在家也能进行生产,将非遗传承与扶贫开发进行融合,可以为一大批照顾家庭的留守妇女、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等贫困群众提供较为固定的收入来源”。

2011年李绍玉和王光荣一起成立了以“彭水苗绣”非遗文化为主的重庆市荣玉苗家刺绣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在县里的各个乡镇、街道设置固定教学点,免费现场培训“彭水苗绣”技艺,并与培训学员签订长期产品回收协议,为当地贫困人员增加了脱贫致富的技能,也让苗绣这一传统手工工艺得以重燃。

2016年“彭水苗绣”正式申报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次年李绍玉被命名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非遗扶贫项目上建立了3个扶贫工坊,通过学习苗绣,解决了300名贫困户的居家就业的问题,其中包含留守妇女和残疾人。

“以前村里的姑娘绣花主要用于出嫁和日常使用,没想过自己的绣品可以换钱,现在不一样了,通过苗绣每月最少还有2000多元的收入,还能兼顾带孩子。”师从李绍玉的王天勤告诉记者,家里以前因病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通过苗绣实现脱贫增收。

为了让苗绣走出彭水,李绍玉对苗绣进行了创新。“在旗袍、山水画、披风、公文包等日常用品中融入苗族元素并增加时尚感,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在网上热卖。”李绍玉说,随着技艺的传承,观念的改变,学员们创作的苗绣作品在各大型商店受到热捧,已经远销海外。

“明年我们将在重庆解放碑设非遗扶贫苗绣专柜,未来5年内在彭水县域内打造一个荣玉苗绣非遗展览展示体验馆。”王光荣自信满满地说,自己和爱人会持续做好非遗传承和非遗扶贫,继续拓宽培训渠道,让非遗真正融入群众生产生活,让非遗“活”起来,让村民“富”起来。

文/王婷婷 张燕

供图/王光荣 张燕

编辑/郭琳琳

相关阅读
年轻人成带头人,非遗工坊从乡村走向世界
中国青年报 2024-12-06
当时尚遇到非遗
光明日报 2024-10-15
《非遗里的中国》主题曲首发 与您共享贵州非遗盛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7
图片故事 | 苗绣传承人龙禄颖 巧手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 2023-10-23
东南大学把非遗彝绣绣到录取通知书中 绣娘:参与这项工作很自豪 获得收入还收获自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2
非遗保护传承关键在人
人民日报 2023-07-10
让非遗“活化石”融入现代生活
人民日报 2023-04-06
看中国|苗绣“绣”出好生活
新华社 2022-11-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