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0日,公安部在全国部署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多地政府宣布将严查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驶人的头盔佩戴行为。但记者发现,政策带来的头盔火爆销售的背后,却充斥着众多“劣质产品”的身影。一些厂家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呼吁,出台统一的电动车头盔生产标准,杜绝不安全的劣质头盔生产。(10月13日《中国青年报》)
由于长期以来许多人缺乏骑电动车佩带头盔的意识和习惯,“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开展后引发电动自行车安全头盔需求集中释放,部分企业和平台销售的安全头盔价格暴涨。为此,5月20日公安部下发文件,要求各地稳妥推进“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将执法处罚范围限定为不佩戴安全头盔的摩托车骑乘人员,以及不使用安全带的汽车驾乘人员,而对电动自行车不作硬性规定。火爆一时的头盔市场,随之迅速降温。
不过,从有效保护生命安全、减少交通事故死亡的角度来看,公众还是应该在骑乘电动自行车时自觉佩带安全头盔。电动车不像汽车一样有防护措施,且稳定性能差。一旦出事,人便会直接接触地面,而最先着地的往往是头部。据统计,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死亡事故中约80%为颅脑损伤致死,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能够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到70%。前述文件中,公安部在明确“对骑乘电动自行车不佩戴安全头盔的行为,继续开展宣传引导工作”的同时,也要求“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实施依法查纠的时间”。
头盔市场乱象,除了价格暴涨外,还有质量参差不齐。市场降温后,劣质头盔开始浮出水面。一些售价在三四十元的头盔普遍缺少起到缓冲作用的防护海绵,看起来更像是工厂为工人配置的简易“安全帽”。业内人士指出,正规安全头盔应使用抗冲击性能好的ABS材料作为生产原料,其每吨的价格要上万元。不少工厂为了降低成本,选择用3000元一吨的“回料”,即废旧垃圾塑料来生产头盔,毛坯单个成本不超过1元。这样的劣质头盔不仅不能够在关键时刻“救命”,甚至还有可能“夺命”。此外,劣质头盔还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市场秩序。由于价格便宜,一些只想着买个头盔应付检查的消费者对其趋之若鹜,形成“劣币驱逐良币”效应。
劣质电动车头盔堂而皇之生产和销售,根源就在于相关标准缺失。不同种类头盔的防护需求也不一样,目前国内针对摩托车和单车头盔产品都制定了严格的生产标准,摩托车头盔还要经过国家强制的3C认证。相比之下,电动车头盔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大家各自为战,难免出现为降低成本而逾越底线的现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电动自行车头盔标准的缺失,不仅不利于行业的规范发展,侵害了消费者权益,而且带来潜在的交通安全隐患,消弭了“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的善意。“一盔一带”还需“一标”保驾护航,才能行稳致远。眼下,浙江乐清、广东深圳先后针对电动自行车成员头盔制定了地方行业团体标准。有关部门应吸收借鉴这些成果,尽快制定出台电动车头盔生产国标,堵塞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漏洞。在此基础上,加强市场监管,引导公众提高质量安全意识,选购正规头盔产品,使之真正成为安全守护神。
文/张淳艺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