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榜国家机关“专供”“特供”字样的高端白酒,一瓶售价上千甚至上万元。殊不知目前市面上已经几乎没有此类“专特供”白酒,不法分子受高额利润驱使,利用部分消费者对“专特供”名酒的盲目追捧心理,专门从事生产销售各类虚构名酒的违法犯罪活动。他们收购假冒包材或直接回收真酒包材,在瓶内灌装普通散装酒后,将成本几十元的假酒,以上千元的价格在线下门店销售。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9月10日获悉,北京警方“昆仑2020”专项行动再添战果,一举打掉17个跨省市全链条制售虚构“专特供”白酒的犯罪团伙,刑事拘留46人。
制售虚构“专特供”酒全链条网络被粉碎
今年4月,北京警方在工作中发现,位于朝阳区高碑店一处经营酒水的门店私下出售所谓国家机关“专特供”茅台酒。侦查得知,该门店销售的这些所谓“专特供”茅台酒多数来自丰台、房山等地的黑作坊。经过进一步工作,警方又陆续发现在大兴、通州、顺义等地也存在多个制售虚构“专特供”白酒的犯罪团伙。对此,北京市公安局成立由环食药旅总队等部门及朝阳、丰台、大兴、通州、房山等属地分局参与的专案组,全链条开展侦查打击。
经过历时4个月的缜密侦查,专案组锁定了17个跨省市制售假酒的犯罪团伙,在掌握犯罪证据后,专案组决定收网。8月25日,在公安部食药侦局统筹协调下,专案组联合北京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会同贵州等省市公安机关,开展集中收网行动,一举将上述17个跨多省区生产、灌装、销售“专特供”白酒的犯罪团伙打掉,其中,负责加工制造包材团伙9个、负责灌装的团伙4个、负责销售的团伙4个,共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46名,行政处罚违规出租房主14人,捣毁黑作坊、黑窝点34处,起获假冒多种虚构国家机关的茅台、五粮液等成品白酒6600余瓶,外包装材料、标识70余万件(套),相关生产、灌装、印刷设备99台(件)。
制假团伙与酒店服务员勾结 回收真酒瓶灌装假酒
在本次集中收网行动中,北京市公安局房山分局抓获蔡某良(男,39岁)等9个团伙。“这些团伙多以亲戚、老乡为纽带,有的团伙负责从外省市购买商标、瓶盖、防伪标识等包装材料,组装成套后倒卖给灌装窝点;有的团伙专门负责从部分酒店回收正品酒瓶及包装材料,提供给灌装点。”北京市公安局房山分局环食药旅中队中队长蔡接兵表示,这些团伙内分工明确,团伙与团伙之间也相互勾结。“据其中一名团伙成员交代,为了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他们往往还会与部分高档酒店服务员勾结,让服务员在打开酒盒时尽量保证酒瓶及包装的完好,再用回收来的真酒瓶灌装假酒。”蔡接兵表示。
据了解,这些虚构的“专特供”酒,基本采用的都是散装低端白酒,成本也就几十元,经中间商层层分销加价后,卖到消费者手里动辄每瓶上千元,利润高达数十倍。
在此次行动中,还有的团伙专门租赁偏僻农村大院从事假酒的灌装,如石景山分局抓获的麻某军(男,42岁)团伙,以15到35元不等的价格购进低端散装白酒灌入收购来的真瓶中,再使用从蔡某良处进购的包材进行贴标组装,然后通过下线经营的酒水门店向熟人或慕名而来的消费者进行售卖。
在此次行动中,北京警方除了对相关的涉案嫌疑人进行了依法打击,还对非法向嫌疑人出租场所的14名房东进行了行政处罚。
贵州灌装北京售卖 累计销售金额超100万元
此次行动中,专案组还掌握了一条大兴区易某梅(女,27岁)销售的虚构“专特供”茅台酒,多数来自贵州遵义市茅台镇的线索。为此,专案组一方面安排警力在本市对嫌疑人易某梅的违法犯罪情况开展细致梳理,另一方面组织精干力量多次前往贵州对生产加工假酒窝点开展侦查。后经大量工作,专案组掌握了宇某碧(男,41岁)等人在贵州省遵义市负责生产,由易某梅在北京负责销售假冒专供茅台酒的犯罪事实。
8月25日,在贵州警方的大力配合下,北京、贵州两地同步对该团伙涉案人员开展抓捕,先后将易某梅、宇某碧等人抓获,并在易某梅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的暂住地查获假冒“专特供”茅台酒40余箱。
经查,犯罪嫌疑人宇某碧在贵州茅台镇经营一家小酒厂,因销售情况不佳,便从事起了生产各类虚构“专特供”茅台酒的生意。“宇某碧灌装的白酒均是自己生产酿造的普通低端白酒,包装成‘专特供’茅台酒后,通过物流批发给全国多个省市的下线销售人员。”北京市公安局大兴分局环食药旅中队中队长韩超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易某梅作为其北京的下线,自2018年以来,销售假冒“专特供”茅台酒,累计销售金额100余万元。
目前,宇某碧、易某梅等人已被大兴分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购买需谨慎 切莫追捧“专特供”
据了解,此次针对制售假酒的集中打击,是深入推进“昆仑2020”专项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本着“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追流向”的打击目标,北京警方深挖线索,组织属地公安分局全面摸排,及时收网,避免假酒流入市场,有力打击了违法犯罪人员的嚣张气焰,切实维护了群众的舌尖安全。
“早在2013年,国家多部门就已明确表示‘严禁使用特供、专供’等标识,此后一直在开展清理整顿,市面上流通的所谓‘专特供’酒绝大多数是使用私自印刷的包材,内充物多为以次充好的假酒。”北京市公安局环食药旅中队食药支队中队长郑光达表示,犯罪分子就是利用了部分购买者对“专特供”的特权、虚荣心态,非法牟利。
警方提示广大市民群众,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酒类产品,并留好发票和购物凭证,一旦发现质量等问题请立即向市场监管等行政部门举报,涉及违法犯罪线索请及时拨打110或010-83061992报案。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叶婉
编辑/白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