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四川稻城县金珠湿地公园一望无际的格桑花海姹紫嫣红,过往车辆和游客们纷纷下车,走进湿地公园用手机直播和拍照留念。
金珠湿地公园主体保护区位于稻城县稻坝片区的金珠镇,总面积1730公顷,于2016年7月开始建设,旨在通过防洪工程建设,改善区域生态和人居环境,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据了解,经过70年的发展建设,稻城县已从牛拉马驮的闭塞之地,变成内通外畅的自驾天堂;从少有人知的无名小城,变成享誉世界的旅游圣地;从收入无几的农牧民,变成脱贫致富的奔康人。随着脱贫攻坚进入收官阶段、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稻城城乡面貌焕新颜、交通更为便捷舒畅、环境品质不断提升、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走进县城附近的上布茹村,一片草原湿地上,碧翠的湖水包围着一个精致的岛屿。岛上,鸟语伴花香,亭台接楼榭,小桥抚流水。大人们散步聊天,小孩们追逐嬉戏、还有一些人用手机自拍,一派欢乐祥和。“近年来,我们将生态治理、地灾工程、市政建设、全域旅游、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的各类项目和资金相整合,把草原湿地成功地转变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稻城县生态环境局局长次真称。
稻城县噶通镇八美村位于亚丁机场前往亚丁景区的交通要道上。长期以来,这片草原沙化现象日益严重,当地村民赖以生存的传统放牧都难以为继。2016年以来,稻城县利用生态治理工程实施的契机,整合全域旅游和脱贫攻坚等涉农涉旅资金,在沙化草原上大面积种植格桑花,将1599亩沙化草地打造成色拉花海。
汽车停在路边的观景区,眼前千亩格桑花娇艳绽放,红、黄、紫的花朵正随风摆动。“以前我们到处放牧,收入来源也很单一,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还可把多余的房子租给别人搞旅游接待,日子越来越好。”噶通镇八美村村支书桑成称。依托色拉花海旅游业的发展,噶通镇色拉片区销售摊位增收10余万元,八美村“马帮小组”每年增收2万余元,4户房屋出租者每年增收5万元,新增10个长期就业岗位。2019年,噶通镇全镇9个贫困村,169户贫困户,763名贫困人员全部脱贫。
围绕丰富的山、林、湖、草等自然资源,稻城县大力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大力实施‘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行动,打造了一批生态林、景观林、经济林,建立起亚丁机场至香格里拉镇的百里景观大道,促进了生态效益、旅游效益、民生效益的‘三效合一’。”稻城县人民政府县长樊玉良表示。
漫步于稻城县城和周边村寨,道路两侧的青杨林郁郁葱葱。上世纪80年代稻城县开始种植青杨林,因其耐高寒、能生长,早期被广泛种植用于防风治沙。经过数十年的生长,如今高大成片的青杨林一到深秋时节,就变成了漂亮的彩林,宛若仙境,成为当地又一网红打卡地。
文/记者 刘忠俊
编辑/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