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龙观|放下锄头拿起画笔,共绘美丽社区
北青社区报回龙观版 2020-08-14 12:02

走进回龙观街道回龙观新村小区,映入眼帘的是葱郁的树木和干净的路面。往里走,社区广场上三三两两的居民散步聊天,小朋友们奔跑嬉戏着,脸上都带着微笑,一派自在安详的氛围。进入居民楼,墙上剪纸、书法、水墨画应有尽有,而这些都出自回龙观新村小区居民之手,让人感叹高手果然在民间。

“以往农村,家家户户一进门就有个院子,你家院子都是干净整洁的吧。”回龙观新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桂芝自豪的指着楼道里的一幅画说:“现在农民上楼了,进了楼门就相当于是你家的院子和客厅,也应该保持整齐好看。”

楼门是我家:邻里争相扮靓楼门

踏进回龙观新村小区居民楼,你能看到明朝年间的回龙观,栩栩如生的孔雀,展翅高飞的雄鹰,可爱活泼的娃娃……这可不是某个大师的展览,而是咱们回龙观新村小区居民的作品。

“你现在看每层楼都漂漂亮亮的,早先可不是这样,楼里乱得很。”张桂芝说。2009年,回龙观村拆迁;2013年,3282户居民搬进新楼。很多老旧物品居民们都舍不得丢,堆在楼道里,桌椅、板凳、电瓶车……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到的,拾荒者也会把废品直接堆在楼道里。

“其实放在那儿,老百姓可能10年也用不到,但是他就是舍不得扔,看着乱不说,也不安全。”张桂芝说。后来她组织居民“断舍离”,那些不用的东西都要撤走,不允许在楼道里面堆积,由每层楼的楼长负责动员,贯彻到每家每户。

杂物撤走了,人文气息要进来。从2015年起,居委会召集小区居民发挥聪明才智,给小区提供一些书画作品放在楼内展示,装裱之后悬挂于楼门口的公共位置和楼道中。这些作品既能装点社区又可以让街坊邻居们一起品评欣赏。

负责作品征集的林建丽说,其实多才多艺的百姓很多,只是缺少一个展示的平台,平时,他们只是作为业余爱好在家写写画画,给他们一个窗口,你会发现他们个个都身怀绝技。

于是,居民们把家中的书法、水墨画、油画、堆秀、剪纸等都贡献出来,就这样充满温馨人文艺术气息的“大客厅”在大家合力之下诞生了。

居民的作品会优先展示在自家楼层,居民们表示一出家门就能看到自家或者邻居的作品,感觉真的像自家客厅一样,一天的心情都变好了。

社区每栋楼还有各自的主题,如“文明家庭敬老为先,幸福之门以德为本”、“环保健康发挥正能量”等。电梯的空间也都被合理地利用了起来。每栋楼有两部电梯,电梯门外是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的标牌;电梯里面张贴了村民公约、消防安全和垃圾分类公告。张桂芝指着这些标牌和公告说:“这些公告标语不是只有简单的装饰作用,老百姓每天接触这种环境,总会被感染。”

张桂芝说:“大家共同参与进来,能真正把整栋楼当做自己家,楼门环境自然会变好。”

景美人更美:党建引领,在一起就暖心

小区的美离不开一群美丽的人,美丽的人创造着美丽暖心的事。

“社区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实际都是平常的小事,但是百姓的事都不是小事,”张桂芝说,“许多家组成国家,41个楼门组成咱们的社区,只有党员带头服务群众,才能让老百姓对我们产生信任。”

楼道里展示的很多特殊的作品,他们是由居民们共同完成的。收集作品的林建丽指着一幅山水画说:“你可以看出这幅画不同的部分画风明显不同,这是由我们绘画班的学员共同完成的作品。”

为了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社区党支部开展了很多学习班,从绘画、书法到插花,应有尽有。“教绘画书法的老师就是咱们社区的居民,他们利用自己空余时间会义务给大家上课,老百姓有空就可以来一起学。学员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他们刚开始也不相信自己能学会,但是只要学一定能有收获。”林建丽说。

学员们也表示这样的学习很有意思,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趣,同时作品还能够为社区建设做贡献,他们感觉很骄傲。

小区共41个楼门,每栋楼设置一个楼长和综合治理员、文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和生活服务员等四个管理员,楼长和管理员都是该楼的党员,他们对该栋楼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管理和服务。

5月1号开始,北京实施《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每个楼门的楼长和管理员亲自去居民家中指导分类;党员带头做志愿者给其他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居民间也受到鼓舞主动参与小区垃圾分类的监督中;现在居民们能够自觉在每天上午7:30-10:00和晚上7:00到9:30投放垃圾。他们已经形成社区就是自己家,大家都要共同爱护她的意识。

党员带头,一起学习,互帮互助,居民们增进了彼此的感情和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度。

由标牌到文化:人上楼思想也要上楼

“咱们老百姓人上楼了,思想也得上楼,”张桂芝说,“从前作为村民,大家的生活习惯和思想理念与现在都不一样,既然从村里到了楼里,大家就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引导大家。”

张桂芝认为和之前相比,现在社区居民的整体精神风貌有了很大转变。他们有了公共空间的概念,大家都会约束自己,关心其他居民的生活,社区环境好了,人文环境也好了。

这些变化和社区的楼门文化建设分不开。楼门文化建设不是张贴几个牌子那么简单,它是一个长期工程。从2013年至今,以张桂芝为代表的党支部一直在努力。通过开展楼门文化建设,回龙观新村小区的楼门环境得到显著提高,楼内乱堆乱放、张贴小广告问题明显减少,而且社区邻里之间的熟悉度信任度也大大提升。

“我们这个社区共41个楼门,不管哪个门,从楼上到楼下,没有一个小广告。”楼长张桂芝十分自豪。

早先小区停车棚乱堆乱放情况很严重,党支部组织队伍清理了这些杂物,让居民感受到整洁的环境带来的美好生活,逐渐改变乱堆乱放的习惯,甚至看到有人堆杂物还会主动劝说。

现在北京在推动楼门文化建设,张桂芝也了解到其他社区建设中的难处。“这真的很难,老百姓并不是三两天就能理解和做到的。我们从2015年不断摸索才逐渐形成现在这样的社区环境。”

“楼门文化的建设,关键在把党建延伸到楼门;把监督管理细化到楼门;把高雅文化引进到楼门;把社区服务深入到楼门,并逐步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体系,”张桂芝说,“楼门文化建设难并不代表做不到,关键在于用心,你用心老百姓能看得到,他们会支持你配合你,这样想来也没有那么难。”

一个楼门是一个社区的窗口。许多家形成国家,许多楼门形成社区。城市在慢慢变大,楼房正在变高,但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没有减。回龙观新村社区由外到内的美浸润社区居民的心,更让社区闪着文明的微光。

文/北青社区报 丁静

编辑/赵亚辉

相关阅读
生活|文化聚力 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08
昌平区回龙观街道打造常态化协商议事平台 邀能人、热心人参与社区治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07
回龙观|推进社区治理 共建龙泽“家话”
北青社区报回龙观版 2022-08-26
回龙观|多形式宣传 争创无诈社区
幸福回龙观 2022-08-08
回龙观丨垃圾分类一周年 观里已有社区积分破百万
北青社区报回龙观版 2021-04-25
回龙观|社区小广场成“噪音制造厂” 活动和休息能否双赢?
北青社区报回龙观版 2020-08-25
昌平社区青年汇举办垃圾分类主题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8-23
建外丨创享计划“金点子”提案展示(二)
建外街道 2020-08-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