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剧场、直播间……传统戏曲艺术如何“线上见”?
中国新闻网 2020-06-05 07:20

当前,在演出行业,“直播”可谓火爆一时,平时里比较小众的戏曲也不例外。线上首演、线上课堂、直播讲解艺术知识……越来越多的观众得以了解这门古老的艺术。

当传统戏曲艺术越来越频繁地走上“云端”,它和网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资料图:王珮瑜以直播的方式揭开京剧世界的美 摄影/康玉湛

直播间,另外一个舞台

最近,直播成了热词,博物馆、艺术机构等纷纷借此建立起与观众互动的渠道,戏曲行业也不例外。

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便曾数度走进视频直播平台,与诸多“网红”、艺人、歌唱家跨界连麦传播戏曲文化,同时还引导更多戏曲从业者拥抱互联网。

在中国豫剧界,他是最早主动拥抱互联网的戏曲人之一:今年3月底的一场网络视频直播首秀,其点击量更是达百万人次。

“我唱了45年豫剧,每年按100场算,45年将近5000场,每场按2000观众算,45年就是1000万观众。”李树建给自己算过一笔账,“我入驻互联网两个多月发了153条视频,点击总量达到1.1亿人次,顶着我演两辈子的戏。”

晋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武凌云也与妻子王春梅携手“云端”开唱,直播间成了他们的另一个舞台。

在最近的一场直播中,夫妻二人表演了现代晋剧《高君宇与石评梅》,举手投足间,将人物展现得淋漓尽致,晋剧韵味十足,吸引众多网友观看。

资料图:武凌云夫妻二人直播表演现代晋剧《高君宇与石评梅》 摄影/王惠琳

内容可以有什么?

除艺术家个人之外,一些戏曲院团等也瞄准了直播平台。

据报道,在抗疫期间,上海沪剧院的演员们仍然坚持每天练功。在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的倡导组织下,上海沪剧院多次通过网络视频,为热爱沪剧的观众举行了“云演出”直播,受到众多粉丝欢迎。

直播内容也不再仅仅限于“演出”。很多戏曲艺术家努力寻求专业性和娱乐性之间的平衡,科普艺术知识。在直播中,他们会给网友演示如何发声、化妆,讲述戏曲背后的历史故事。

而在央视戏曲频道的“戏乐汇”直播中,不光可以听到精彩的演唱,在“云扮戏”环节还能了解演员如何“化妆”。想听什么可以点,参加直播的演员会尽力来上一段。

6月2日,京剧名家王珮瑜带领两位主播走进上海京剧院,从练功房到戏服仓库、从化妆间到中式庭院,围绕“穿越时空的行头”的主题,以直播的方式全面揭开京剧世界的传统美。

走上“云端”的更多方式

当然,戏曲艺术走上“云端”,还有更多方式。

资料图:京剧名家王珮瑜带领两位主播走进上海京剧院 摄影/康玉湛

据媒体报道,此前,上海文艺界推出“艺起前行”的抖音主题活动,短短几天内,该活动话题下汇集1500多个视频,播放超过6000万次。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东粤剧院转战线上,推出“线上春班”“粤剧在线小游戏”等系列线上活动。仅“粤韵online”系列线上演唱会,全球在线观看累计超过500万人次。

今年5月份,福建芳华越剧院登陆“云中剧院”,在“云端”开启艺术盛宴。当晚的演出现场,台下座位是空的,但是演员们在台上依旧认真表演,一出出经典越剧折子戏轮番亮相,收获戏迷们一致点赞。

更早一点,上海京剧院“宅家赏戏”栏目会每天推送“压箱底”的珍贵视频。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旗下戏曲院团也遴选优质经典剧目,通过公众号、东方大剧院App等多个平台发布。

传统戏曲如何“线上见”?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一度关上了剧院的门。但各类线上课堂、直播以及云剧场的纷纷亮相,把常规情况下属于剧场的戏曲艺术,带入一个全新的文化场景。

CNNIC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已经达到5.6亿,较2018年底增长1.63亿,占网民总数的62%。

资料图:福建京剧院承办的“云中剧院”线上直播在福州举行 摄影/刘可耕

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直播逐渐成为一种更大众化的媒介形式。传统戏曲要振兴,必须引起人们的关注,戏曲走上“云端”,恰好能扩大这种艺术形式的受众,有利于积攒人气。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就上述各类戏曲“触网”方式而言,也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与观众的互动、直播内容、效果等等。

“戏曲表演,演员与观众的互动是个重要的环节。在剧场中,这种互动来得更直观、迅速,观众恰到好处的喝彩往往能烘托气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戏剧戏曲学教研室主任张一帆认为,如果没有现场观众,演员容易缺乏及时反馈,可能比较难以调动演出激情。

戏曲艺术本体与接受者的互动,应该更为全面、多元,其生态才更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这个生态,既包括演员与观众线上线下的互动,也包括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建构。

他表示,戏曲“线上见”,可以带来许多粉丝和流量,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线上的传播效果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线下观众的增长。线上线下如何协调发展,这也许才是“触网”热之后,戏曲行业需要思考的。

记者/上官云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乔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