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的一场大疫,不仅夺走了许多无辜者的生命,也加速了邺下文人集团的解体,导致文学史上声名显赫的“建安文学”进入低谷。
建安是汉献帝刘协的第三个年号,从196年到220年。建安文学独具特色,诗词成果斐然。其表率作家主要是邺下文人集团的“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和“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帧)。该文人集团形成于建安十四年(209年)初,随“委质于汉南”的王粲、“归命于河北”的陈琳、“从宦于青土”的徐干和“徇质于海隅”的刘帧等来到相继邺城归附曹操,邺下文人集团的主要成员最终聚齐。
建安十四年二月,曹操军至江陵,置酒汉浜,飨宴群僚,陈琳、王粲、应玚、杨修等,有感于宋玉《神女赋》而各有同题之作。这标志着邺下文人集团诗赋唱和、互相赠答风气的最初出现。
从建安十四年到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的八年,是建安文学最繁荣阶段。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总结道:“文帝陈思,纵辔以骋节;王徐应刘,望路而争驱;并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唯取昭晰之能,此其所同也。”意思说,曹丕、曹植在文坛上大显身手;王粲、徐干、应玚、刘桢等人,也争先恐后地驱驰于文坛。他们都爱好风月美景,邀游于清池幽苑,在诗歌中叙述恩宠荣耀的遭遇,描绘着宴集畅饮的盛况;激昂慷慨地抒发他们的志气,光明磊落地施展才情。他们在述怀叙事上,绝不追求细密的技巧;在遣辞写景上,只以清楚明白为贵。这些都是建安文学家们所共有的特色。
建安“七子”中,以颜值最低的王粲文学成就最高,被誉为“七子之冠冕”,与历史上“仙才”之一(另两位是李白、苏轼)的曹植并称“曹王”。他以诗赋见长,其创作的诗赋数量几乎等于建安其他“六子”的总和,《初征》《登楼赋》《槐赋》《七哀诗》等是其作品的精华,也是建安时代抒情小赋和诗词代表作。王粲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记载“英雄”传记史书《汉末英雄记》的作者。
然而,才华横溢的王粲却死于瘟疫。《三国志·魏书·王卫二刘傅传》曰:“(王粲)着诗、赋、论、议垂六十篇。建安二十一年,从征吴。二十二年春,道病卒,时年四十一。”
缘何“道病卒”?原来,建安二十一年冬,曹操整军备战,治兵而征孙权,十一月攻占谯县。第二年正月,曹军屯兵居巢……二月时,与孙权在濡须口(今安徽含山县一带)交战,逼孙权退走。三月,战事稳定后,曹操领军还邺……途中,王粲染病而死。
《三国志·魏书·刘司马梁张温贾传》“司马朗”(司马懿的哥哥)条记载了此次军中疫情:“建安二十二年,(司马朗)与夏侯惇臧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宋代著名类书《太平御览》引曹植《说疫气》描述了这场瘟疫的毁灭程度:“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其实,建安“七子”中,除孔融在208年被曹操所杀、阮瑀于212年寿终正寝外,王粲和其余“四子”均被这场瘟疫给“团灭”。
曹丕篡汉登上“九五之尊”后,时常怀念昔日与建安“七子”诗赋唱和、互相赠答的情景,并评价了“七子”文学成就。《三国志·魏书·王卫二刘傅传》谓:“文帝《与元城令吴质》曰:‘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惧逝。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徐干)独怀文抱质,恬谈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着《中论》二十余篇,辞义典雅,足传于后。德琏(应玚)常斐然有述作意,其才学足以着书,美志不遂,良可痛借。孔璋(陈琳)章表殊健,微为繁富。公干(刘桢)有逸气,但未遒耳。元瑜(阮瑀)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仲宣(王粲)独自善于辞赋,借其体弱,不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也。’”曹丕《典论•论文》称刘桢与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七子“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于千里,以此相报。”刘桢以诗歌见长,其五言诗极负盛名,后人将他与曹植并称“曹刘”。
一场瘟疫,夺走建安“七子”中五位文学家年轻的生命,加上孔融、杨修、丁仪等被杀,曹丕代汉称帝忙于政务,曹植备受曹丕猜忌、已遭软禁等原因,红极一时的邺下文人集团随即解体,建安文学也进入低谷。试想,如果没有这场瘟疫,建安文学或许还可能更加繁荣。
文/赵柒斤
编辑/张严涵 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