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武汉金银潭医院 医生讲述隔离病房的坚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1-27 19:10

连日来,位于武汉黄潭湖畔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吸引了全国网友的目光。作为武汉市最早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救治医疗机构之一,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收治了大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一位在该医院ICU救治患者的医生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不少患者的病情都较为严重,“病情很复杂,很多人的呼吸机参数都非常高。”据当地媒体报道,早在1月2日,金银潭医院就为收治“不明原因肺炎”的患者,在一夜之间把原有的整个病房肺结核住院患者全部重新安置,并由此开始了连轴转的救治工作。医护人员表示,夜半开会是领导们的家常便饭,“听说张院长会没开完就哭了。”25日至今,来自上海、陆军军医大学的医疗增援队伍也都入驻金银潭医院,医院的救治能力大大增强了。还有医院附近的酒店老板主动邀请医生免费住在酒店,以便就近救人。“各路好心人帮忙,前行的路上我们一起抱团取暖。”金银潭医院的医生说。

金银潭医院医生“非正式日记”打动网友 送一道标本步骤多达14步

27日,湖北媒体发布了一份武汉金银潭医院隔离病区医护人员的“非正式日记”,感动了无数网友。日记1中,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介绍,早在1月2日新年第二天,医护人员就接到了医院发下来的任务:收治不明原因肺炎的患者。为此,医生们需要把原有的整个病房肺结核住院患者重新安置。虽然辛苦,但“我们全做到了,大家忙碌而又从容的样子,就好像我们前生真的是天使”。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官方资料显示,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原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是武汉市政府投资5亿元兴建的、武汉地区唯一一家省、市共建的、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公共卫生医疗救治基地,是湖北省、武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定点医院,是湖北省肝病、结核病、艾滋病、血吸虫病、手足口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定点收治医院。

据介绍,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在治疗肺结核等呼吸科疾病上经验丰富,也是在华中地区率先开展的“人工肺”技术(ECMO)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医院。早在2016年,该医院就运用ECMO成功救治了四例重症肺炎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包括一例湖北省首例危重H7N9禽流感患者。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爆发后,金银潭医院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武汉市最早的定点救治医疗机构之一,由此吸引了全国网友的目光。但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忙碌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在1月6日的日记中,医护人员感慨,虽然大家都在“轮轴转”地工作,却依然很难满足大家的正常休息,“护士长每天要排班到深夜”。在1月13日,一名医护人员详细地为同事列出了标本转运的步骤,前前后后一共14步。

实际上,面对无形的“对手”,医护人员内心也有压力,14日的日记中,医护人员展示了值班室里的体温表,并坦言“时刻担心自己会发烧”。20日,医护人员在日记中回忆说,夜班开会已经是领导的家常便饭,“听说我们的张院长会没开完就哭了。”

1月23日,武汉市全市公交地铁等暂停运营,这一天,一个自称“美少女战士”的女医生发微信给同事说:“自己呼出的气体模糊了眼镜和护目镜,可见度最多5米,穿脱防护服至少需要20分钟,因为上个厕所代价太大,自己都不敢喝水。”在日记中,另一名医护人员回忆说,因为下班没有地铁,下夜班时还没有打到车,是一名同事开车时看到了正在哭的“美少女战士”,将她搭上车送到家的。

也是在这一天,郑霞来到了武汉市金银潭医院。

浙江女医生千里驰援 称很多病人病情复杂

郑霞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女医生,了解武汉的疫情后,她向领导提出前往武汉,增援当地的医护力量。获得批准后,她于23日驰援武汉,投入到繁忙的抗疫工作一线之中。

郑霞介绍,她来到金银潭医院的第一天,就和其他专家一起梳理了病人的名单,了解了患者的基本病情,到中午将近12点才结束查房。“我们为患者进行了医嘱的整理和调整,另外还进行必要的病人信息评估,做了一些数据的整理。” 郑霞说,这些数据都是动态实时监测的,“病人体征是实时变化的,我们会和武汉的医生一起来讨论治疗方案。”

郑霞说,“很多病人情况很复杂,属于严重的肺部疾病,很多这里的护士要穿着很沉重又很闷的防护服,连续工作4个小时以上。现在随着全国各地支援医生的到来,护士的压力也会小一些。”郑霞说,在密闭的环境下,医生们要待很长的时间,连水都没法喝。郑霞说,她和其他专家24日除夕之日去查房时,从一进去到最后总共看了10个病人,“病人的病情是很复杂的,整个工作量比较大。”

郑霞坦言,金银潭医院收治了很多重症患者,因此她接触的很多患者病情是比较严重的,“一线的医护人员很多都很疲劳了,非常的辛苦,甚至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苦,还要累。有些医护人员已经生病了。”但对于医生来说,患者的情况更让他们揪心,“病人的病情很重,呼吸机的参数都非常高,治疗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虽然如此,医院的医生们还是尽可能在除夕这一天抽空感受过年的气氛。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在日记中写道:“护士长说,过年要有过年的样子,我们抽空给隔离病室题上了春联,挂上了小灯笼,让隔离在这的大家也能感受到些许过年的气氛,红红火火,打败一切病毒。”

多路援军纷纷赶到 “抱团取暖”一起前行

1月25日,更多的“援兵”赶到了金银潭医院,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回忆说:“25日,来自部队援兵到了,终于等到你,还好没放弃!据说,这支150人组成的医疗队伍,是一支精锐的尖兵团。他们战胜了非典、战胜了汶川地震、战胜了埃博拉,相信,这一次同样可以。”

这支来自部队的援兵属于陆军军医大学,当天下午一点,他们整体接管了金银潭医院综合病房楼4层和5层。

与此同时,上海市医疗队的增援也抵达了武汉。上海市医疗队的负责人告诉北青报记者,25日医疗队抵达武汉后,首先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对队员们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正确穿戴防护服等,确保每个队员对疫情有充分的准备。

26日,医疗队先后多次实地考察了武汉金银潭医院。负责人介绍,上海医疗队将进驻到金银潭医院2楼和3楼,为其中收治的50多名确诊患者提供医护服务。据媒体报道,为了确保交接顺利,金银潭医院在每个楼面各留下两名医生、两名护士,配合上海同行的工作。护士刘阳介绍,部分患者症状较重,目前意识模糊。轻症患者前期出现过焦虑、烦躁等情绪,后续随着他们了解到比较多的情况,尤其是得知政府明确治疗费用全额报销后,总体上情绪已经比较稳定,都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郑霞回忆说:“除了上海和解放军的医疗队, 26日上午,还有北京的专家也来到了我们武汉金银潭医院,人太多了,具体来了多少人我都不知道了。我们都希望大家到来之后,能尽快磨合好,然后进入一个比较规范的流程。”

郑霞告诉北青报记者,26日她很晚才回到宿舍,“今天之所以这么晚,是因为患者的情况都比较重,我和另外两个医生今天给一个患者上了ECMO。”北青报记者了解到,ECMO即体外膜肺氧合,又称“人工肺”,此前曾被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成功用于救治一名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郑霞表示,希望通过为患者建立“人工肺”,让患者的病情能够逐步稳定下来。

郑霞说,她26日晚上7点半才从病房里出来,简单地吃了一下盒饭。“因为今天为患者成功放置了ECMO,我们就决定纪念一下,因此我们一边吃盒饭,一边拍了张合影。”

郑霞说,每次进入病房,都有一套严密的流程。“在第一道门的时候,我们要戴上N95口罩,还有帽子、鞋套、口罩,穿一个普通的一次性防护服。过了这道门到第二道门,我们会换上一套更严密的装备。”郑霞给北青报记者展示了一张她刚刚换好装备的工作照,可以看到,整个人除了眼部的位置隔着透明面罩露出一道口子,其他部分全部被防护材料覆盖。“我们穿上防护服,戴上防水鞋套,手套要戴两层,并且在脸上戴上面屏,把自己防护严实了。”

“目前医院里最缺少的东西,那就是防护服了,我们大家要穿上防护服才能抢救病人,还可能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随时更换,因此进去一次,出来吃个饭,然后再进去病房一次,一天至少就要两套防护服。但实际上经常有一些需要更换或者需要再次进入病房的情况,导致我们一天需要更多的防护服。”郑霞向北青报记者解释了为何不少医院的防护服都面临紧缺的情况。

郑霞介绍,由于病房内存在着分泌物等污染物,因此平时大家在里面是不能用手机的,“这张照片也是在刚更换好的地方请人拍摄的,我不好意思在病房里让人家来拍照,污染别人的手机。”

郑霞坦言,目前来说,“病人的病情变化大多比较凶险,还没办法说出一个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案,我们现在努力做的事情,就是按照现有的一些指南和规范上面的治疗方式,看我们的病人进展到怎样的状态,由此了解这些处理措施是否是有效的。”

27日,有一支新力量抵达金银潭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21名医护人员抵达武汉,“他们放下行李就赶来金银潭医院了。”

除了医护力量大大增强,来自武汉市民的关怀也温暖着人心。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在日记中写道:“听闻我们上下班出行困难,有酒店老板主动找到公益组织,为我们提供住宿。酒店离医院近,环境温馨,最重要的是,全部免费。”

“武汉的冬天,天寒地冻。怕我们冷,更有热心的小姐姐往酒店送来了温暖的棉被。感谢各路好心人,前行的路上我们一起抱团取暖。”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在日记中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屈畅
编辑/倪家宁
校对/房霞

相关阅读
金银潭医院主任:方舱“零死亡”背后的58天坚守迎来曙光
第一财经 2022-06-01
地坛医院隔离病房里的艺坛伉俪
北京地坛医院 2022-05-20
武汉多举措保障隔离民众就医需求
中国新闻网 2022-02-24
探访武汉金银潭医院:让传染病“更早发现、更快遏制”
中国新闻网 2021-05-20
Qnews|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全面复诊 接受诊疗前应主动告知与发热相关病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5-25
金银潭ICU“清零”了!他们要回家了
央视 2020-04-13
记大功的金银潭医院院长拟提拔重用
北京头条政知道 2020-04-11
坚守ICU三个月 武汉金银潭医院最年轻的护士挑大梁
中国青年报 2020-04-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