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感到迷失,我的地牢就会震动,我的锁链就会掉落。”詹姆斯·鲍德温在《下一次将是烈火》里这样说。这本影响了欧美几代人追寻信仰的散文集原版问世56周年之际,《下一次将是烈火》中文版由99读书人出品。在这本书中我们有机会认识这位20世纪美国文坛的重要人物——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日前,该书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著名英美文学专家王家湘女士和该书译者吴琦为读者介绍了这位小众而重要的文学家。活动后,译者吴琦接受了北京青年报记者的采访。
詹姆斯·鲍德温:用经验反思生活
如果你看过曾获奥斯卡提名的纪录片影片《我不是你的黑鬼》(I Am Not Your Negro),应该会认识詹姆斯·鲍德温——这部纪录片改编自詹姆斯·鲍德温未完的遗作《记得这屋子》。詹姆斯·鲍德温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生于纽约哈莱姆区,是的,他是一位黑人。
童年的经历坎坷以及因为种族遭受的歧视,让詹姆斯·鲍德温有不一样的生命经验。1948年,对美国的种族现实极度失望的鲍德温选择移居法国。1953年,鲍德温出版了带有很强的自传色彩的处女作《向苍天呼吁》。此后的三十年里,他陆续出版了《土生子札记》《乔万尼的房间》《另一个国度》《下一次将是烈火》《告诉我火车开走了多久》《如果比尔街会说话》等著名作品。
此番出版的《下一次将是烈火》是詹姆斯·鲍德温影响最为深远的散文集,全书由两篇信件组成。第一篇《我的地牢在震动》最早刊登于《进步》杂志,是作家在美国黑奴解放运动100周年纪念时给侄子的公开信,讲述了非裔美国人如何经历一代代的不公而幸存,并敦促侄子超越白人对黑人的狭隘定义,追求卓越。
第二篇《十字架之下》最早发表于1963年的《纽约客》,当时正值亚拉巴马州发动的针对黑人的暴力事件,鲍德温凭借其对“国家的黑暗现实尖锐剧烈的批判”登上《时代》杂志的封面。作家回忆了自己17岁时遭遇的信仰危机,描述了基督教堂里遍布的伪善和暴力,以及自己和美国黑人穆斯林运动领袖的一次分歧。鲍德温深刻地指出种族歧视的根本来源于白人对权力的病态迷恋,以及他们面对公义和历史的虚无与恐惧,号召黑人和白人抛弃黑暗的肤色政治,共同承担起艰难的历史责任。
译者吴琦:重温詹姆斯·鲍德温并不仅是“政治正确”
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该书译者吴琦在讲到了与这本书结缘的过程,他讲到近几年在国外逛书店偶然的发现:“我发现詹姆斯·鲍德温的书被重新放在了书店最显眼的位置。他的评论和传记都在英语世界重新成为热潮。”于是他开始思考背后的原因:“比较明显的线索,当然是保守主义、民粹主义在西方的回潮,把种族问题重新推向了前台,我们看到特朗普当选后对边境的严厉政策,以及欧洲各个国家都必须对难民问题、移民政策作出回应,最近这样的讨论又蔓延到了亚洲,鲍德温在60年代前后的写作,正是对当时历史语境下的类似问题做出了直接的回应。而且詹姆斯·鲍德温作为黑人作家,给出了特别睿智而有力的反击。他的写作当时虽然对一些作家和知识分子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并没有对公众产生普遍冲击,因而留下了被再次讨论的空间,也有再度发现的价值。”
此前一段时间,《绿皮书》等关涉美国种族问题的电影获得奥斯卡奖项获提名,让种族问题再度进入大众视线。在吴琦看来,出版和阅读鲍德温也同样具有现实意义——这重意义并不是“政治正确”,而是我们如何理解他者:“种族问题之所以冲破‘政治正确’的外衣重新成为‘问题’,恰恰说明这些问题并没有被真正解决过,我们需要借这样的机会去重新反思,重新面对那些人群之间的裂隙。”
诚然,对于今天的年轻读者来说,不论是詹姆斯·鲍德温,或是“种族问题”都是相对比较遥远的概念, 那么这本书离年轻人真的很远吗?实则不然。“鲍德温对今天的读者尤其是年轻的读者,其实有特别的意义。这是我在深入阅读他之后才发现的,也构成了我翻译最大的动力。”吴琦说,在读者面前,他不会首先强调作者的黑人身份,或者黑人在美国的历史,尽管这是理解他最重要的部分,“因为这恐怕不是生活在21世纪中国的我们阅读鲍德温最好的方式,也会阻碍我们真正调动他的经验来反思自己的生活。我们首先应当把他还原成一个真实的个人,一个出生在美国以为自己也可以拥有美国梦的小孩,然而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却不断地遭受来自种族的、家庭的、社会的、性取向等等方面的挫折,甚至带着血和人命的教训,事实上他的写作就是试图在理解为什么自己要面对这样的命运,并且想要反抗它。鲍德温恰恰是特别诚实地、直接地、勇敢地面对这些问题的那一类作家,我们可以从他的经验和论述里找到共鸣,找到如何去思考的启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知依
编辑/刘净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