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19家大中型银行上半年房地产业贷款扫描:11家余额增长,至少6家不良率下降
澎湃新闻 2023-09-01 21:16

今年上半年,主要银行对房地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正在恢复。

澎湃新闻记者对处于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中第一档和第二档的19家上市银行的2023年半年报统计发现,11家银行的公司类房地产贷款余额增加,包括5家国有大行和6家中型银行,8家中型银行出现了房地产业贷款减少的情况。

此外,在17家披露了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的大中型银行中,6家资产质量出现好转。

这19家上市银行中,包括第一档中资大型银行中6家上市银行,即工行、建行、农行、中行、交行、邮储银行,第二档17家中资中型银行的13家,分别为10家上市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招行、浦发、兴业、中信、民生、光大、平安、华夏、渤海、浙商)以及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

国有大行:5家余额增长,2家不良“双降”

今年上半年,国有六大行中5家房地产业余额增长,其中,中国银行在中国内地的房地产业贷款增加723.45亿元,是所有大中型银行中房地产业贷款增长最多的。建行和农行紧随其后。

2023年上半年大型银行房地产业贷款变化一览

去年房地产业贷款增加最多是交行,是国有六大行中今年上半年唯一房地产业贷款余额下降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国有六大行合计房地产业余额增长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

相比去年国有六大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全部“双升”,今年上半年,中行和邮储银行实现了不良“双降”。

工行、建行、农行和交行延续了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的“双升”,但相比2022年的升幅,今年上半年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的升幅明显放缓。2022年,建行、农行和中行的房地产业贷款不良率升幅都超过了2个百分点。

中型银行:7家余额减少,4家不良率下降

相比2022年,中型银行今年上半年也加大了对公房地产业的信贷投放。房地产业贷款余额下降的中型银行数量从10家减少至7家。

公司类房地产贷款规模超过3000亿元的4家中型银行中,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则延续了2022年增长的态势,其中,兴业银行依旧是中型银行中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增长最多的,较上年末增长13.89%,增幅近500亿元,去年全年新增191.97亿元。招行和浦发的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则延续了去年的减少趋势。

对比2022年,中信银行、江苏银行、浙商银行和北京银行的房地产业贷款余额恢复增长,渤海银行的房地产业贷款从去年的增长变为今年上半年的减少。

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最高的是招商银行(5.52%)、中信银行(5.29%)和民生银行(5.13%),均超过了5%。兴业银行(0.81%)、平安银行(1.01%)的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最低。

在公布房地产业不良率的中型银行中,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和上海银行的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下降。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事关房地产国有六大行发声:风险可控,支持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中国证券报 2024-04-06
大行年报中的房地产“秘密”:不良率抬头 房贷少了5500多亿
第一财经 2024-04-02
提前还贷冲击继续:去年13家大中型银行中9家房贷余额减少
澎湃新闻 2024-04-02
对商业银行涉房不良贷款大增不用过度担忧
国际金融报 2023-09-09
民生银行半年报显示——房地产贷款占比持续下降 风险整体可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3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