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三场记者招待会,介绍第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和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抗战纪念设施和抗战遗址、遗物修缮保护等方面情况。
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马飞雄说,在长达14年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岁月中,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聚起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共同意志,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张自忠等一批抗日英烈和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以及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
“这些抗日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英雄事迹和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动力,需要我们永远铭记。”
他提到,退役军人事务部深入挖掘宣传抗日英烈事迹,积极保护利用抗战纪念设施,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一是不断健全法规政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先后印发《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修缮管理维护总体工作方案》、《关于加强新时代烈士褒扬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修订《烈士褒扬条例》、《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烈士安葬办法》等法规规章,制定烈士纪念设施规范管理、加强烈士纪念设施展陈讲解工作的意见等政策制度,为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这些抗战烈士纪念设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广泛组织缅怀纪念。在清明节、烈士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相关时间节点,积极动员组织社会各界开展祭扫纪念和拜谒参观活动,深切缅怀抗日英烈,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充分认清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犯下的罪行,牢记中华民族抵御侵略、奋勇抗争的历史,以及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和重要历史贡献,大力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是强化设施保护管理。通过实地踏勘、史料查证、走访调研等方式,开展烈士纪念设施信息采集校核,摸清抗战烈士纪念设施底数,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精细化管理。加强烈士陵园提质改造,投资2.7亿元,实施43个抗战烈士纪念设施建设项目;实施全国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整修工程,补助资金20亿元,推动7.7万余座零散烈士墓迁至烈士陵园。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展专项行动,与国家文物局密切配合,助推抗战烈士纪念设施和文物管护,有效提升设施总体面貌。
四是讲好抗战英烈故事。开展抗战英烈史实搜集整理,组织口述历史采集、遗物史料展览、英烈事迹编纂等,深挖英烈事迹和精神,积极打造精品展陈;先后公布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294处,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1128名;连续举办四届全国英烈讲解员大赛等系列活动,持续讲好抗战英烈事迹和中国抗战故事,推动全社会形成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良好氛围。
马飞雄说,下一步,将进一步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抗战烈士纪念设施红色资源,推动抗日英烈事迹学习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在全社会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再过几天就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谨向为这一民族解放的正义之战胜利作出重大贡献和牺牲的英雄烈士、抗战将士、英烈亲属、华人华侨、国际友人等,致以崇高的敬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峻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