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发布《海淀区高质量孵化器政策》,以最高单体支持1亿元的力度,推动孵化器能级跃升,构建全球领先的创新创业生态。
此次发布会详细解读了新政的四大核心特征。
一是支持分级分类提升能级。政策将孵化器分为两类进行精准支持:“高质量引领孵化器”重在引进培育国内外高能级孵化器和垂直领域专业孵化器;“高质量培育孵化器”重在推动存量孵化器提质增效,提升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的能力。这一分类方式,与工信部《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中对孵化器“标准级”和“卓越级”的划分一脉相承。
二是支持孵化模式创新与全链条赋能。政策鼓励孵化器加强源头创造,从技术创新源头介入,挖掘前沿技术,采用“创造项目”方式孵育早期颠覆性项目;同时,鼓励孵化器提升技术加速、资本赋能、商业带动等高水平服务能力,构建从技术攻关到市场应用的全链条孵化生态。
三是支持硬科技孵化与未来产业培育。政策鼓励孵化器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深度孵化人工智能、医药健康、集成电路等硬科技领域;同时,大力支持孵化器以“超前孵化”模式,在商业航天、光电子、量子等未来产业中谋划布局。
四是支持人才引聚与全球生态打造。政策支持孵化器建设成为全球科创人才交流的关键枢纽,鼓励多元化主体来海淀建设具有全球视野的高质量孵化器,加强与国际创新高地的深度链接,推动创新要素双向流动。
作为对工业和信息化部新发布《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的率先响应与落地举措,海淀区再次以先行者姿态,启动新一轮创新生态体系战略升级。肖晶表示,海淀区研究出台高质量孵化器政策,旨在更好支撑“1+X+1”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孵化器在促进成果转化、培育未来产业、打造创新创业生态中的核心作用。
在支持方式与力度上,高质量引领孵化器采用前置支持模式:由专家进行资质认定后,按年度目标拨付资金,每家每年最高支持2000万元,支持周期为3—5年,单一孵化器一个周期内最高累计支持1亿元。高质量培育孵化器则采用后置支持模式:根据上一周期运营效果,对综合评分在前20名的机构给予支持,每家最高支持200万元。此外,高质量孵化器政策资金将重点向人工智能、具身智能、医药健康、光电子、量子等赛道和领域的高能级孵化器倾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编辑/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