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杂技家协会、北京市文联主办,京津冀鲁苏浙六省市杂技家协会共同承办的第二届“流动的技艺”大运河文化带杂技精品展演,8月29日晚在北京艺术中心戏剧厅上演。
此次展演以大运河作为文化纽带,汇聚了沿岸9大顶尖院团的精品力作,生动呈现了运河沿岸杂技艺术的永恒魅力与时代新声。展演以“流动的技艺”为主题,构建“悠悠文脉贯古今”“生生不息运河情”“熠熠生辉焕新貌”三个篇章,通过“散文诗+视频”的诗意串联方式,将运河文化的千年脉络与杂技艺术的创新表达深度融合,营造沉浸式体验。
第一篇章中,江苏省杂技团《金乌涅槃·集体倒立》以恢弘的倒立造型演绎神话意象。聊城杂技团《俑·顶碗》演员身着陶俑服饰,头顶瓷碗完成高难度动作,尽显古朴神韵与超强平衡能力。德州杂技团《黑陶青花》节目中演员以高难度动作、默契配合展现杂技之美。
第二篇章聚焦民俗风情,浙江曲艺杂技总团《送别·倒立技巧》以柔美身姿诠释江南诗意,天津杂技团《鱼韵流芳》以戏曲花旦扮相融合魔术技巧,演绎人鱼嬉戏场景。河北杂技团《太极·坛韵》则将太极哲学与杂技力量完美融合,彰显运河文化的多元共生。
第三篇章则突显创新活力,杭州杂技总团《潮头·转台造型》以动态转台象征时代浪潮,中国杂技团《飞翔的心·男女绸吊》用空中绸吊演绎现代浪漫,中国铁路文工团《弈中乾坤》别出心裁融入多种创新技术元素,展现出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融合的独特魅力。压轴节目《九级浪》则以高难度集体技巧展现“勇立潮头”的时代精神。
据悉,本届展演以“文化交融”筑基、“技艺诗化”凝魂、“传统新生”通脉,通过多维融合与艺术创新,既展现杂技艺术溯源传统、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的传承脉络,更以千年运河为纽带,推动传统非遗与时代精神共荣共生。当日,中国杂技家协会及京津冀鲁苏浙杂技家协会、参演院团的嘉宾还参与了大运河通州段文化采风活动,深入考察大运河文化遗产与城市副中心现代文化设施,深入感受大运河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城市副中心现代化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成果。
本次展演活动不仅是大运河流域杂技艺术高水平创作的集中展现,也是北京市文联落实“推动城市副中心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深化“文艺赋能城市副中心”的具体实践。今年,北京市文联与通州区委签订了《促进北京城市副中心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框架协议》,在文艺组织建设、创作引导、品牌共建、人才培养、两新引领、交流合作、产业融合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未来还将通过共建演艺、设计、美术小镇,共办艺术节等措施,进一步丰富城市副中心文化生活,推进优质文艺资源融入城市副中心建设。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编辑/胡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