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电动车撞人按“机动车”肇事处理 但受害人想要据此索赔很难
扬子晚报 2023-07-13 09:31

电动车撞人了,在确认双方责任时,交警部门却依据“机动车”标准来划分责任,这是咋回事?与此同时,考虑到电动车普遍不买“交强险”的现实,法院判决虽然认可按照“机动车”肇事来认定主次责任,但赔偿金额却难以按照“交强险”的标准来执行。无锡滨湖法院近日判决的一起电动车撞人事故中,判定的赔偿金额就比被撞者也就是原告“预期”少了近4万元。

想按“机动车”撞人标准索赔

2021年3月,拥有C1机动车驾驶证的小李骑行电动两轮车,与行人小陈发生碰撞,致车辆损坏,小陈受伤。经鉴定,小李所骑行的电动车为二轮轻便摩托车,即机动车。

交警部门认为,小李驾驶两轮轻便摩托车上道路行驶,与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不符,未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且未实行分道通行,小李的行为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而小陈横过道路未在确认安全后通过,其行为是造成事故的一定原因。据此,交警部门最终认定小李负事故的主要责任,小陈负次要责任。

经无锡市滨湖法院认定,小陈因该次交通事故所致损失合计40万元。因小李驾驶的电驱动两轮车经鉴定为机动车中的两轮轻便摩托车,故小陈要求小李在交强险范围内优先赔偿19万8千元,超出部分,由小李承担80%的赔偿责任,总计近36万元。

根据法律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该案中,关于小李是否应先行在交强险限额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的问题有争议。小李骑行的电动车被鉴定为机动车,系交警部门从行政管理角度作出,但在实践中,电动车的登记和保险无法按照普通意义上的机动车对待。

由于两轮电动车未被列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机动车目录,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法未予注册登记,保险公司也不予为该类机动车办理交强险,最终导致无法投保的后果,并非投保义务人的主观意愿所致,法不强人所难,不应加重其责任。因此,小陈要求小李在交强险限额内优先赔付的诉请法院不予支持。

经鉴定,小李所骑行的电动车为机动车已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即该次事故发生在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小李负事故的主要责任。最终法院判决,小李应承担80%的赔偿责任,即32万元。而这个金额,也比小陈“预期”的要少近4万元。

电动车买“交强险”是个空白

法官表示,目前,由于在速度、整车质量、制动距离等方面不符合国家标准,越来越多的电动自行车被公安机关认定为机动车。电动自行车被认定为机动车后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机动车驾驶人应否在交强险内优先赔偿?

实践中,以机动车标准确定电动自行车一方的事故责任,这是从运行风险、权利义务相一致的立场出发作出的判断,而考虑有无交强险等问题则应当立足于现实。目前,根据一般公众的普遍认知情况以及电动自行车生产者在产品名称、产品说明等相关材料上的标注情况,电动自行车普遍被视为非机动车。现实中,也无保险公司为电动自行车承保交强险业务,所以在客观上他们也无法办理交强险,因此不能据此加重电动自行车一方的法律责任,否则有失公允。

但是,该类电动自行车在运行中具有高于非机动车的风险和破坏力,在交通事故中具有等同于机动车的作用力,其驾驶人应当承担与此相当的责任,故在责任承担比例上可参照机动车处理。

无锡一位专业处理民事纠纷的资深律师受访时称,这也给交通参与者,特别是相对“弱势”的行人提了个醒,过马路还是要遵守交通规则,除了注意汽车,电动车也得小心。而且不能心存“侥幸”,觉得可以按照机动车事故获得“交强险”优先理赔。

文/张建波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带电动车进电梯违法!上海修改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14
北京海淀法院:“京C”牌照电动三轮摩托车属于机动车 驾照保险不能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2
酒后骑电动车也算醉驾,出事故要担责
武汉晚报 2023-11-15
非机动车也有“无接触性交通事故”,他还担全责
扬子晚报 2023-10-27
多起事故触目惊心!北京正重点查处非机动车醉驾、闯红灯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9-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