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投保交强险,遭拒绝、拖延、捆绑销售!国务院督查组暗访查实
上海证券报 2022-08-29 15:04

日前,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第九督查组实地走访了河南省郑州市、焦作市等地多家保险机构,发现不少地方以摩托车为代表的高赔付车型存在交强险投保难问题。

对于部分保险公司缺乏社会责任意识,拒绝、拖延、捆绑销售等行为频踩监管红线,漠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行为,河南银保监局回应称,将尽快对涉事保险公司进行严肃查处,并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排查。

业内人士认为,交强险投保难或由于高赔付车型风险高,保险公司在此业务上利润不高。但利润低不应成为保险公司拒绝承担法定责任的借口,保险公司应努力提升交强险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功能。

“摩托车能保交强险?可以,捆绑其他险种一起买!”

“800元!交强险加车船税加意外险,就是400元加40元加360元。”河南焦作一家保险公司内,保险人员不容商量地说。

当车主询问“只买交强险行不行”时,该工作人员表示,加了钱还不一定能保得上,还得往上报备、审批。

据新华社报道,督查组在河南省暗访发现,一些保险公司对于摩托车交强险的办理需求比较淡漠,设槛拒保现象时有发生。

不少保险机构在办理交强险业务时,明确提出需要投保人同时购买家财险、意外险等险种。新华社报道称,督查组在焦作市走访中发现,人保财险要求办理交强险需搭售200元意外险,大地财险则需要搭售360元意外险。

新华社报道称,督查发现,郑州市、焦作市等地不少保险公司或以不办理摩托车交强险业务、业务员没有权限受理、系统故障等理由拒绝;或设定不合理条件,将部分无法完全满足条件的车主拒之门外。保险公司在承保时还经常附加各种苛刻条件和繁琐程序,让交强险办理“困难重重”。

上述保险公司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让不少摩托车主苦不堪言。“未按规定投保交强险,不仅要受交管部门处罚,期间发生交通事故,还无法得到理赔。”郑州市部分受访摩托车主诉苦道。

保险公司拒保有“苦衷”?赔付风险高不赚钱不应成为拒保理由!

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投保人在投保时所选择的保险公司不得拒绝或者拖延承保,也不得强制投保人订立商业保险合同以及提出附加其他条件的要求。

“保险公司搭售其他商业保险,以投保信息系统故障、无法现场验车等借口拒绝或拖延承保,均属于违规行为。”接受上证报采访的一位律师指出,对于拒保、拖延、捆绑销售行为等违规行为,监管机构可对其处以5万元至30万元罚款。

为何保险公司拒绝承担法定责任?这背后,透露出保险公司避免承担过高风险的考量。东吴非银团队表示,车险综合改革后保险保障功能得到强化,交强险责任限额由12.2万元提升至20万元,车险综改对于“降价、增保、提质”要求让行业迎来新的挑战。

接受上证报采访的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摩托车属于高赔付车型,保费较低、出险率较高,给保险机构经营带来较大的成本压力。部分保险机构为利益驱使,便会强制投保人购买其他商业保险,或直接选择拒绝承保交强险。

据银保监会官网8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各经营交强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共承保机动车3.23亿辆,交强险保费收入2374亿元;赔付成本1763亿元,各类经营成本585亿元(含救助基金29亿元)。2021年,交强险承保亏损44亿元,分摊的投资收益为86亿元。

“从数据来看,加入投资收益之后交强险仍然是盈利的。”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利润低不应成为保险公司拒绝承担法定责任的借口,保险公司应践行社会责任,扩大规模、降低费用率、提升经营效率,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功能。

加大监管力度,严查摩托车交强险拒保或拖保现象

类似拒绝、拖延、捆绑销售交强险的现象并非首次披露。记者梳理银保监会官网披露的罚单发现,年内已有多家保险公司因此被罚。

例如,黔西南银保监分局5月7日披露的罚单显示,中国人保财险兴义支公司利用销售摩托车、电动车交强险业务搭售商业险,被监管罚款12万元。今年2月8日,厦门银保监局连开两张罚单,剑指富邦财产保险和国寿财险厦门市分公司存在拒绝和拖延承保车辆交强险的违规行为,两家保险机构均被罚15万元。

此前,多地银保监局发文,就交强险投保作出提示和要求。5月,河北银保监局发布关于机动车交强险投保提示,提醒消费者如遇保险公司拒绝或者拖延承保交强险的行为,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投诉或向监管部门反映。

4月,四川银保监局出台专项措施加强“货拉拉”等交通运输新业态保险服务保障工作,其中提及“要求相关保险机构做好交强险承保,签订交强险合同时不得要求投保人订立商业保险合同或提出其他附加条件”。

对于此次督查发现的交强险投保难现状,河南银保监局作出了回应。据新华社报道,河南银保监局表示,当前尽快对督查发现的涉事保险公司进行严肃查处,并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排查;下一步,将把解决摩托车主投保问题急事急办,以保障广大车主的切身利益。同时,对保险公司对下级机构是否存在设限考核、捆绑销售等问题进行重点检查,并加强日常监测,优化服务,尽快推动建立网上交强险投保平台,破除保险机构对群众投保设置的不合理障碍。(陈佳怡 陈羽)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驾驶证到期后发生交通事故 保险公司该赔吗?法院:支持在交强险范围内理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0
北京海淀法院:“京C”牌照电动三轮摩托车属于机动车 驾照保险不能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2
Qnews|前车撞行人逃逸 后车碾压致其死亡 连环事故责任如何划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2
车险综合改革阶段性目标全面达成 专家认为未来交强险或被商业三责险取代
新华财经 2023-07-31
电动车撞人按“机动车”肇事处理 但受害人想要据此索赔很难
扬子晚报 2023-07-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