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最严限塑令”实施4个月,北京塑料购物袋销量下降35%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1-04-25 16:29

被称为“最严限塑令”的《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0-2025年)》自去年12月24日发布实施。此前颇受诟病的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吸管等都从去年底开始被禁用。4个月过去了,“限塑”效果如何?

25日,市发改委披露,据初步调查,全市塑料购物袋销售量比去年12月(行动计划发布前)平均下降35%。“从市场主体看,家乐福、京客隆、永辉、超市发等众多大型连锁超市已全面更换可降解塑料袋;全聚德、眉州东坡、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等大型连锁餐饮企业也陆续淘汰过去常用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吸管等一次性塑料用品,更换为纸质或其他可降解材料的替代品。”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仅如此,全市快递网点瘦身胶带封装比例达到90%,胶带用量减少25%以上,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到95%以上;绝大部分星级宾馆都能够做到不主动提供“六小件”。

“市民和市场经营主体积极响应,‘限塑’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在执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位负责人举例,部分超市存在可降解、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混用的情况;部分餐饮企业,依旧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可降解塑料袋,堂食中仍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刀、叉、勺等餐具;部分郊区民宿还存在主动提供“六小件”的情况。

此外,从居民意识提升来看,据初步调查,已有60%-70%的市民主动自带购物袋购物、积极参与废弃塑料制品捡拾等环保公益活动。但在超市中过量扯用连卷袋现象仍时有发生,外卖平台选择“无需餐具”的消费者占比还不多。

据悉,本市也加快推动建立“1+1+N”的塑料污染治理政策体系:《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法规保障作用日益凸显;《行动计划》的统筹作用初步形成;“N”项专项工作方案、标准不断补充完善,目前专项工作方案已出台10项。部分区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区级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例如,延庆区以城乡环境整治为契机,将塑料污染治理纳入文明旅游诚信经营专项行动。平谷区成立区级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工作专班,计划率先实现在镇乡和农村集市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记者 曹政

编辑/马晓晴

相关阅读
市场主体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最高可罚10万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4-25
北京启动限塑专项执法 经营主体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最高罚10万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1-04-25
北京启动限塑专项执法,经营主体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最高罚10万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1-04-25
光明日报整版聚焦:“限塑令”为何禁不住这些“用塑”习惯
光明日报 2021-04-10
北京外卖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未来外卖用什么装?
中国经济网 2021-04-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