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Qnews|90后入殓师女孩直播中穿寿衣大方展示:希望大众用平常心尊重这一行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05 19:04

最近,一位“90后”女孩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作为入殓师的工作经历,穿上寿衣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4月5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联系到了这位名叫李敬芳的女士,她说,自己做了10年入殓师,一路走来十分坎坷,但死亡是每个生命必然会经历的,她只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让大家更加了解和关注死亡这个话题,并为死者和家属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与其给“入殓师”这个工作太多的褒奖或者歧视,不如用平常心尊重这一行业。

微信图片_20230405183549.png

“从小我就好奇心重 但第一次为逝者服务也是心惊胆战”

李敬芳今年33岁,从2013年毕业后,她就开始做入殓师,主要负责遗体美容,业务不忙的时候,她还做起了“寿衣直播”。

“这一路走来真的有很多坎坷,但我热爱这份工作。”她说,自己从小好奇心就重,村里有人家中办白事儿,她就会不顾家长阻拦,偷偷趴在门缝看,“我就是好奇,人没了,到底是什么样?”

因为父亲的开明和支持,2013年,毕业后的李敬芳做起一名入殓师学徒,师父对她十分严厉。李敬芳告诉北青报记者,很多人认为入殓师只要随意将遗体装入棺材就行了。但其实,这个职位具有一定的职责要求,其中涵盖了对遗体的清洁、修复、穿衣、入棺等服务。在整个仪式中,入殓师的礼仪还要尽可能符合家属要求或当地习俗。

她第一次服务逝者时候也是心惊胆战,手在发抖,直到化完妆,一家人向她鞠了个躬,她心里特别欣慰,可以让逝者以完整的、美好的容貌告别家属,是对死者的尊重,也是对家人给予的安慰。

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她遇到的各种死因的逝者也越来越多。

“车祸、高坠的遗体大多都会出现残缺,这对遗体美容的人员来说,心里负担挺大的。”李敬芳说,入殓师要尽可能地对遗体进行修复。比如,去除严重腐坏的身体组织,使用雕塑泥、硅胶等材料对遗体缺损部位进行缝合、充填,尽可能将死者的身体修补到完整的状态。而整个“植入”的过程无论是手感、视觉还是心理,都会给人带来极大的冲击。

“我害怕,师父就骂我不想干就出去,想清楚了再进来,其实这份工作就是这样,想要克服心理障碍,只能靠自己,别人谁也帮不了。”李敬芳说,两年前她曾接待过一位5岁的小女孩,是因脑癌去世,孩子的母亲抱着遗体来到了殡仪馆,哭着说,“她才来到这个世界5年。”

给孩子化妆时,李敬芳说,看见女孩闭不上的双眼,她很心疼,流下了眼泪,这是她在工作中为数不多的哭泣。

还有一次,一位老太太来到殡仪馆送别自己的老伴,两位老人早上还手拉着手逛早市,下午便是永别。在送别时,老太太趴在棺材旁,用手轻轻摸着死者的脸,埋怨着,“你一辈子没和我吵过架,拌过嘴,到最后你却抛下我先走了。”

李敬芳说,送走每一位逝者之后,家属的欣慰也好,感谢也罢,让死者体面、有尊严地离去,便是自己职业最大的意义。对于入殓师来说,这都是一份精神支柱和工作下去的动力。

微信图片_20230405183557.png

难以承受的压力不是来源于工作 而是部分人的偏见

对大部分入殓师来说,难以承受的并不是工作压力,而是部分人的偏见。李敬芳也是如此。 

“你这么年轻一个小姑娘,怎么干这一样?看你脸色都不好了。”
“我看到你就晦气,要不给你扔把零钱吧。”

…… 

十年间,李敬芳听到和看到最多的话就是“晦气”。虽然父母和朋友很支持她去做自己想做的工作,但生活中难免遭受到别人的恶言相向。

所以她从来不敢和10岁的女儿谈及自己的工作,只说自己是名化妆师。“我和我的丈夫都是做殡葬行业的,倒不是怕孩子知道后接受不了,主要担心孩子的朋友、同学、同学家长知道了这件事,对孩子有影响,会把负面情绪传染到孩子身上。”

直到有一次,一对老年人来到殡仪馆,为自己女儿挑选合适的寿衣。此时李敬芳主动提出,“我替您孩子试试吧?”把两位老人惊呆了。

“我和他们的孩子年龄相仿,试试也无妨,穿在活人身上就是普通的衣服,我没有忌讳。”李敬芳说,当她穿上那件衣服之后,阿姨拽着她上下打量,一面哭一面点头说,“好看,好看”。

入殓师,在维护死者最后的尊严的同时,也是在给家属安慰。

微信图片_20230405183559.png

穿上寿衣大胆开口说“死亡” 给偏见还以颜色

在这之后,李敬芳有了自己的想法——借公司的平台做寿衣直播。直播中,她穿上各种新款式寿衣大方展示,拿起扇子,一颦一笑自然得体。对死亡也毫不避讳,普及着殡葬行业的知识,如老人在去世前有什么征兆,做什么准备,去世之后要注意什么事项……让大家更加了解和关注死亡这个话题,并为死者和家属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直播不赚钱,很少有人会通过这样的形式去买寿衣,我只是为了普及一下传统殡葬行业的知识,减少大家的偏见,不要把我们当瘟神。”李敬芳说,自从开始了直播业务,她就经常看到网友对她的偏见和歧视,“半夜刷到你真晦气”,“看到你就觉得倒霉”……

但她认为,对入殓师的这种偏见和歧视,只有经历过相关的事之后,才能去理解这份行业的不易。而她也是想通过直播,去给偏见还以颜色。

李敬芳说,对于每个人来说,生命是宝贵的,死亡也是不可避免的,现在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再加上传统上对死亡的避而不谈,让很多年轻人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自己在直播中普及相关知识,是有些人所需要的,入殓师这份职业也是社会的“必需品”。

“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和命运,不论是在活着还是死去的时候,都应该让他们得到合适的尊重和关注。我不希望大家将入殓师这个职位说得多么高尚或者多么了不起。对入殓师而言,这个职位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作。与其给太多的褒奖或者歧视,不如用平常心尊重这一行业。”李敬芳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浩雄
编辑/倪家宁
校对/武军

相关阅读
《中轴之门》新书分享会,作者李哲展示300余幅北京城老照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7
中芭第十四届芭蕾创意工作坊上演 11部作品展示青年艺术家创作力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8
“95后”入殓师:以温柔的情感 给冰冷的人永恒的美丽
成都商报 2024-04-05
“80后”遗体接抬工:我们付出的除了体力 更多的是体谅
成都商报 2024-04-05
夏天真的很适合这些轻法式穿搭,多穿这几大单品,时髦又大方
MeiLu樱俞 2023-08-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