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消除“病耻感”,医教结合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25 10:34

5月25日是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儿童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变化重要时期,面对各种压力,更容易产生焦虑、易怒、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不少儿童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后,学生及家长普遍存在有一种“病耻感”,第一反应往往不是积极治疗,而是逃避和掩饰。专家表示,消除孩子和家长的“病耻感”,是通过科学诊疗、让孩子恢复健康的重要环节。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郑毅:儿童的抑郁,早期识别、早期治疗效果都是不错的,关键我们治疗率太低,即使发现了也不敢面对甚至用一些民间疗法去走弯路。其实能到我们这儿来治疗的大概50%~60%,实际上(之前)都走了很多弯路的,所以这些也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

而作为家长,更需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托举起孩子迷茫的心灵。

学生家长陈女士:作为家长来说,一定要对孩子更积极地去关注,孩子他可能不会用语言去说明自己的一些心理问题,而会用行为表现出来。

广泛普及心理学常识,消除学生和家长的“病耻感”,还需要更多专业力量的支撑。近年来,各地纷纷启动医教结合项目,组织心理服务进校园活动,开展专题讲座并提供公益诊疗服务。

济南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志国:开展全员心理筛查,尤其是对重点关注的学生实行一对一关爱指导,每个班级都设立了心理委员和隐形保护人,从机制上织密心理安全防护网。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世界无烟日:警惕三手烟不会说散就散
新华社 2024-05-31
明天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的生活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2024-05-31
北京刚才瞬时风雨有多大?多地有树木倒伏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30
怎么退、谁负责?未成年人网游退费标准征求意见出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30
高考临近!考生答题要注意这些事项
北京考试报 2024-05-2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