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中国中医药大会》第八期:小针藏着大智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1 11:46

“我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临床实用的针灸歌诀《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的诵读,配以舞者们指尖演绎不同的行针、艾灸手法,将开启《中国中医药大会》第八期《针灸天下》的旅程,节目将于4月21日20:00档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首播,4月22日18:00档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重播,央视频APP、央视网同步上线。

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迄今为止,针灸已经传播到196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中医针灸”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响亮的“名片”。

宋代针灸铜人的出现,标志着针灸穴位的标准化。针灸铜人不仅仅是教学用具,还是古代中医针灸学子的“考试搭子”。考试时,老师将铜人外层涂蜡、体内灌水,学生根据试题以针刺穴,针入水出才算考试合格。2017年,针灸铜人雕塑更是作为国礼,被赠送给世界卫生组织,走上了世界舞台。

本期节目中,来自德国和印度尼西亚的两位学习中医专业的留学生,将现场参加认穴位“考试”,他们能否在120秒内正确识别出30个穴位?

成书于晋朝的《针灸甲乙经》对于中医针灸有着怎样的非凡意义?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刘保延用“最早、最准、最全”概括此书,并称这本书为“中医针灸学之祖”。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石学敏创立了“醒脑开窍”针法,这一针法以治疗中风病为特色,因此而受益的脑中风患者遍布全球,多达3000多万人。可以说,针灸为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无论是针刺还是艾灸,都绕不开人体的穴位,那么中国古人是如何发现穴位的存在,并发掘出这些穴位治疾妙用的呢?手法和针具是中医针灸发挥效用的关键,“烧山火”和“透天凉”是怎样的针刺手法?780摄氏度的“火针”又能治疗什么疾病?本期节目中,针灸四位代表性传承人精心准备了各自的“独门秘宝”。

古人在长期的防病治病实践中,发现温热刺激对一些病痛有很好的疗效,慢慢形成了以燃烧艾绒为主的温热治疗方法——艾灸。艾灸在唐朝以前就已经非常流行了,当时还有一个专门的职业叫“灸师”。如今,艾灸有了新发展,集中医灸法和人工智能为一体的热敏灸机器人将来到节目现场。究竟什么是热敏灸?它对哪些疾病有很好的疗效?本期节目将为观众解答。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崔巍

相关阅读
《中国中医药大会》第一季收官 四院士共话中西医“双向奔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4
鼻炎闹,不要恼,中医大夫有妙招
北京海淀区妇幼保健院 2024-05-19
《中国中医药大会》第九期:中医治急症,并非“慢郎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0
《中国中医药大会》第五期今晚首播 关注女性健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9
针针源于真心!中医药大学学生赶考途中妙手施针救人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3-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