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近期碳价为何上涨?生态环境部回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27 13:55

10月27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对于近期碳价上涨问题,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表示,碳价波动主要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目前全国碳配额价格水平基本反映了我国减排成本,符合中国当前实际。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夏应显表示,经过两年多的建设运行,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价格发现机制作用初步显现,企业减排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达到了预期建设目标。

市场启动后运行健康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截至2023年10月25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3.65亿吨,累计成交额194.37亿元,碳价格维持在50-80元/吨左右,形成了符合中国当前实际的碳价。夏应显表示,近期配额价格整体呈上扬态势,维持在80元/吨左右,碳价适度上涨体现了碳价的市场属性。下一步将研究建立市场调节机制,并采取履约风险预警等措施,调节市场供求关系,提升市场活力,保障市场健康平稳有序运行。

据介绍,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2021、2022年)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50亿吨。2021、2022年度配额已于今年8月完成发放,目前正在有序展开清缴履约,履约完成率已超过60%。

对于碳市场扩容问题,夏应显介绍,环境部每年在全国范围对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民航等行业组织开展年度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工作,收集了6000余家企业的数据。上述7个行业和发电行业的直接排放总量加总,占全国的比例超过70%,环境部组织对这些行业的配额分配方法、核算报告方法、核查要点、扩围实施路径等开展专题研究。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亟待将更多符合条件的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夏应显表示,将优先纳入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大、产能过剩严重、减污降碳协同潜力大、数据质量基础好的行业,成熟一个、纳入一个。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
编辑/赵红信
校对/罗晶

相关阅读
生态环境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覆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6
“双碳”目标提出三周年:全国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达137亿元,CCER有望年内重启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9-24
生态环境部:年内尽早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28
全国碳市场成交量突破2亿吨大关 专家预计我国碳价将逐步走高
证券日报 2022-11-26
生态环境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96亿吨,累计成交额85.8亿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