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南凉古都”青海乐都:有社火才像过年
中国新闻网 2024-02-24 19:45

春节假期虽然结束,但在“南凉古都”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连日来的社火展演将春节氛围感和仪式感烘托到了新高度。

舞龙现场

社火源自对土地与火的崇拜,是中国农村社会在农历春节或庙会期间,以村、社为单位自发组织的兼有迎春、祭神、驱疫和狂欢意义的大型文艺游演。

在青海,乐都社火历史悠久,经久不衰,是当地民众文化艺术活动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春节以来,一场场热闹喜庆的社火表演正在火热开演,至正月十五,将达到高潮。

在乐都,高庙亭子、蒲台秦腔、汉庄眉户等民俗表演展现了人寿年丰的美好愿望;北门竹马戏、洪水火龙舞等非遗表演,祈求吉祥如意,舞出了年味。

“有社火才像过年,大家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开开心心,这才叫年味。”海东市乐都区碾伯街道八里桥村村民赵志钧说。

耍社火

“为了今年的社火表演,我们从年前就开始排练,通过参与社火表演,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高高兴兴、快快乐乐。”乐都区高庙镇保家村社火表演者王秀梅开心地说。

欢腾的金龙迎珠戏舞,欢快的旱船来回穿梭,喜庆的锣鼓铿锵有力,火红的秧歌轻松愉悦,还有腰鼓、矮跷、亭子……在当地,一系列原汁原味的传统社火表演轮番亮相。

2月21日(农历正月十二),海东市“千龙千狮闹新春”——2024河湟非遗大会暨传统社火展演活动在海东市乐都区上演,乐都区参与演出人数达3000余名,辖区各乡镇(街道)舞龙舞狮演员分别加入全市舞龙舞狮大队伍中,共同组成了“千龙千狮闹新春”的盛大场面。

上述展演活动中,乐都老鸦社火队、东岗社火队等代表性的社火队伍进行以秧歌舞、旱船、亭子、矮跷以及锣鼓表演等为内容的过街展演,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

矮跷表演

在乐都,元宵节(九曲黄河灯俗)、传统箭术(南山射箭)、花儿(瞿昙寺花儿会)3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乐都高庙社火、乐都北山跑马、北门“封神舞”、达拉祭虎神习俗、乐都洪水火龙舞、李家庄花谜灯会、南山秦腔、青海眉户戏(汉庄眉户戏)、南山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9个项目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青海有名的文化之城,乐都拥有105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67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河湟古都人文乐都”因文化而彰显地域特色和魅力。

文/李小英 张添福

编辑/王朝

相关阅读
交响乐《九曲黄河》在黄河源头青海省首演 拉开全国巡演帷幕
中国新闻网 2024-04-11
非遗民俗+禁毒 青海西宁禁毒知识传播更接地气
中国新闻网 2024-04-09
湖南城步千年苗寨桃花开 非遗民俗引客来
中国新闻网 2024-03-10
“春来燕归巢” 广西农民工家门口追寻“诗和远方”
中国新闻网 2024-02-25
江苏大丰:“小手工”拓宽乡村振兴“致富路”
中国新闻网 2024-02-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