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京市成功举办2024北京养老服务 行业发展四季青论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1 11:30

6月20日,2024北京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四季青论坛成功举办。论坛由北京市民政局和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北京健康养老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养老行业协会承办,20余家养老相关单位参与支持。本届论坛以“创新完善具有首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为主题,围绕《关于完善北京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1+N”系列政策落实情况、“老老人”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赋能养老产业升级、人才支撑激发行业发展动能、满足多元化养老需求助推“银发经济”发展等方面重点内容,全面系统展示北京养老服务体系创新成果。论坛邀请了全国各省市养老服务领域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等近千名嘉宾汇聚一堂,贡献真知灼见,共谋发展大计。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王颖捷,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永新,联合国老龄所常务副所长罗塞塔-法鲁甲-邦尼洛(Rosette Farrugia Bonello),北京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志军,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姜帆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3年5月首届四季青论坛成功举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首届论坛以“让专业机构养老服务走进寻常百姓家”为主题,总结居家养老创新试点实践经验,共谋养老服务行业发展愿景,聚焦养老行业理念、思路和经验交流,集中发布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创新实践、北京养老服务“一网、一端、一平台”信息系统、北京市养老志愿服务指南及信息平台等一系列行业发展成果,搭建起养老行业和产业资源整合对接、合作发展交流平台,形成了北京养老四季青品牌。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全面落实国家发展银发经济有关部署要求,进一步促进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强化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2024年6月20日,北京举办2024北京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四季青论坛,旨在打造北京养老的行业交流平台、产业创新引擎和理论研究高地,全面落实国家发展银发经济有关部署要求,推动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全面推动首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促进养老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创新完善首都养老服务体系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市常住老年人共有494.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2.6%,比2022年底增加29.7万人,平均每天净增800人。按现有人口结构推算,预计到“十五五”初期(2026年),常住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25%;到“十六五”初期(2031年),这一比例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面对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北京市全面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发展养老服务,着眼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养老服务体系,有效提升全市老年人幸福指数。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郭汉桥在主旨发言中表示,北京市在总结推广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经验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形成了创新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总体思路,聚焦老年人特别是“老老人”养老服务需求,即以“培育一类主体、构建两种模式、实现全面覆盖”来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构建完善以“一清单、一平台、一张网”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一清单”,指根据街道(乡镇)辖区内老年人各类养老服务需求,组织各类养老服务市场主体,设计形成一整套普惠养老服务供给清单。“一平台”,指以街道(乡镇)为单位,建设集居家社区机构养老三位一体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养老服务综合体。“一张网”,指依托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整合辖区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和各类专业养老服务商,构建以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为统筹,街道(乡镇)养老服务中心为枢纽,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为实体网点,加盟专业服务商为虚拟网点,覆盖区、街(乡镇)、社区全域的养老服务三级网络。

建设街乡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提供老百姓“家门口”的普惠养老服务

一年来,北京市民政局积极推新政强体系、重服务抓创新、补短板强弱项、建平台抓监管,大力推动理念转变和体系优化,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有效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指数。按照“政府无偿提供设施、以空间换服务”的思路,聚焦老龄化程度高、高龄和失能失智“老老人”密集区域,加大养老服务设施供给,全面布局养老服务设施集群。今年计划布局建设100个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具备两类六项功能,即集中养老、社区餐厅、老年学堂、康养娱乐、医养结合等基础功能,以及志愿服务、疾病筛查、心理服务、公益宣传等拓展功能。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设置一定数量的集中养老床位,提供普惠养老服务,确保惠及更多老年人的同时,能为运营商提供稳定现金流。社区餐厅为周边老年人提供一日三餐的堂食、送餐服务,同时面向社区其他居民以市场化方式开放,保证助餐点盈亏平衡。通过综合体服务阵地、驿站网点与专业服务商联营,构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服务驿站+专业服务商”共生发展的养老服务生态圈,实现多元化供给、差异化匹配、可持续运营。

为加强“老老人”服务保障,回应“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社会关切,北京市依托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摸清居家老年人尤其是“老老人”数量、分布状况及服务需求,分类制定养老服务供给清单,明确服务项目、供给主体、供给方式、普惠价格,重点解决照护、助餐、就医等刚需问题。从试点实践情况看,商业模式基本成型,可持续运营基本实现,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的老年人均可依托这一模式,以社会化、市场化方式获取家门口的普惠养老服务。

今后,北京市将紧紧围绕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特别是“老老人”的刚性养老需求,持续创新完善具有首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为全市老年人提供“专业匠心”“普惠舒心”“智慧省心”“温度暖心”“阳光安心”的“五心”养老服务。

行业趋势前沿分析

关注机构“老老人”服务保障

论坛上,北京养老行业协会发布了《北京市养老机构行业发展报告》。围绕“老老人”服务保障,聚焦机构养老服务场景,基于北京养老服务网相关数据、近30000位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网签合同、1000余份养老机构审计报告等,从北京市养老机构发展情况、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特征、老年人选择养老机构的偏好、养老机构人才队伍情况、养老机构运营情况等方面,系统展示养老机构行业发展情况,系统梳理在院高龄、失能老年人服务需求和保障情况,为促进养老机构行业更好发展、服务保障好“老老人”提供有益借鉴。

链接居家社区、机构和旅居三种形态

国企力量为养老服务带来多元选择

在主论坛环节,围绕创新完善具有首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分享发布了多项重要成果。北京健康养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代贤全分享了创新实践居家养老、机构养老、旅居养老的社会化运营新模式实践成果。他表示,北康养集团按照“链接三种形态,搭建两个网络,实现一个目标”的工作思路,链接居家社区、机构和旅居三种养老形态,充分满足老年人全龄全程、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完善“北康养e家”线上服务网络,构建全市覆盖、全国布点的线下服务网络,实现满足首都老年人多样化、品质化养老服务需求的目标。下一步北康养集团将坚持“当好政府助手、服务京城百姓、引领行业发展”三大职责使命,不断丰富完善全产业链的服务供给,实现养老服务需求更加精准对接、服务供给全面覆盖。

科技赋能成果纵览

新质生产力助力养老产业升级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和产品的推广应用,智慧养老必将成为未来养老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次论坛上,新质生产力赋能养老产业升级系列成果集中亮相。

北京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信息平台重磅发布。在去年四季青论坛上,北京市民政局发布了北京养老服务网及小程序端与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平台。一年来,这套信息化管理系统不断丰富完善,新建优化了养老机构备案、养老机构入住合同网签、养老机构安全检查与重点监测等10余个子系统。目前,北京市民政局正在依托北京养老服务网和小程序端,全力开发构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服务管理综合信息平台”。该信息平台包含供需对接、服务商管理、服务调度、质量控制四大功能,通过整合分析老年人的需求信息和服务商的供给服务,及时进行供需匹配,让“数据多跑路、老人少跑腿”,实现供需高效对接和资源优化配置。同时强化全流程服务质量控制,确保提供服务的人员有资质、品质有保障、过程有记录、进程可追溯。

全国首个养老行业千亿大模型精彩亮相。养老数字员工“福妮”展示北京养老行业千亿大模型。该模型充分挖掘北京养老领域大数据资源,拥有超千亿参数规模,目前已在街乡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北京养老服务网的多个养老服务场景中接入应用,构建了包括营养师、心理师、康复师、管家、客服、分析师、志愿者等多岗位、多角色的数字员工矩阵,帮助养老服务产业降本增效、优化服务体验、释放智能化潜能。

养老服务补贴网上支付小程序上线开通。截至目前,北京市共发放养老助残卡约595万张。为了让老年人用卡更加方便快捷,北京市民政局与中国银联北京分公司、银联商务北京分公司、北京农商银行合作,依托银联“云闪付APP”,开发上线了北京养老服务补贴网上支付小程序。依托小程序,全面取消高龄津贴、失能护理补贴消费限制,全面放开补贴使用范围,全面支持微信扫码等常用支付渠道,线上线下支付更便捷,并可跨地区消费使用,实现养老服务补贴随心用。老年人和家属可下载登录“云闪付APP”,搜索进入“北京养老助残卡功能绑定”小程序,按照提示绑定账户,即可更加便捷高效地享受到相应服务。

人才队伍薪火相传

首都养老行业微电影讲述最美养老护理员故事

依托人才支撑激发行业发展动能,论坛首映全国首部养老服务人才微电影,讲述平凡点滴工作中的坚守奉献与责任担当,致敬养老行业青春力量的接力成长与奋斗韶华。为加强北京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树立养老护理行业模范典型,今年1月18日至3月22日,北京市民政局组织开展了首届“最美养老护理员”宣传活动,养老服务从业者的先进事迹广泛传播,尊老爱老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本次论坛上,北京京能颐寿轩康养有限公司展览路分公司护理主管郭苏霈,代表最美养老护理员讲述自己从事养老护理工作6年,苦练专业技能,恩情反哺的动人故事。为充分发挥行业模范的标杆引领作用,北京缘梦基金会将为每位“最美养老护理员”颁发2万元人民币的慰问奖励,进一步提升养老护理员职业尊崇和社会认同,营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尊老爱老社会氛围。

银发经济创新发展

推动适老化改造走进千家万户

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1号文件《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出台以来,北京市围绕满足多元化养老需求,助推“银发经济”发展,搭建养老产业发展平台,构建多元服务体系。本论坛公布了首批由北京养老行业协会认定的居家社区养老品牌服务商,将为老年人提供养老家政、就医陪诊、上门助浴、适老化改造等专业服务。今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加入到养老服务的行列中来,共同丰富养老服务供给、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为老年人提供更丰富、更普惠、更便捷的服务。

在本次论坛上,“防跌倒从居家适老化改造开始”公益活动正式启动,将通过一系列线上线下的宣传活动和为特殊困难家庭进行公益适老化改造,提升适老化改造的知晓率和普及率,推动专业而温情的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走进千家万户,助力老年人健康养老、安全养老,助力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共创共建行业平台

多场分论坛精彩纷呈

本次论坛还举办了多场各具特色、主题鲜明的平行分论坛,包括旅居养老、养老金融、国资康养、适老化产业四个主题专场,分别以“深化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 满足多元化养老需求”“发展壮大养老金融 促进养老体系健康发展”“国资康养 共建共享”“创新态 高质量 新动能 银发经济浪潮下的适老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邀请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养老行业头部企业家等齐聚一堂,从实践出发,多维度、深层次探讨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满足多元化养老需求,分析养老服务领域助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机遇。

为深化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本次旅居分论坛特别邀请河北省秦皇岛市、张家口市、承德市以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等环京周边省市开展养老项目推介,重点推介各地的康养旅居资源和服务产品,为低龄、活力老年人追求美好生活方式提供更多选择。

在论坛会场之外,主办方还设置了北京养老行业发展巡展,打造“养老产业精准对接会客厅”综合特装展区,场景化、沉浸式展现以北京康养集团为代表的养老服务品牌企业的创新成果,全面展示养老行业发展现状和广阔前景,为养老产业市场主体商务洽谈、交流合作提供互动对接平台。

文/金仁甫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助力首都老龄事业发展 中行北京分行参加2024北京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四季青论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4
首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如何建构?专访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郭汉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4
腾冲恒益康旅亮相2024年北京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四季青论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1
北京农商银行支持“第二届 北京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四季青论坛” 谱写养老金融大文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1
北京养老机构共收住老年人近4.5万名,“老老人”占九成多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6-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