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快乐老家”真的来了!上海划定1600个社区生活圈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09 08:30

市民步行15分钟,就能享受到教育、文化、医疗、养老、休闲等服务功能。早在2014年,上海就提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概念。十年来,这已经成为衡量老百姓生活便捷度、城市治理精细化程度的杆标。今年,上海在划定出全市1600个社区生活圈基本单元的基础上,全面铺开“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

前不久,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松林路上这处原本闲置的二层小楼,正式变身成为公共服务空间“松邻里”,一楼是老年助餐点,二楼设有共享琴房、活动室、少儿阅读区等公益共享空间。家住附近,爱好弹琴、喜欢聊天的许铭华老人现在是这里的常客。

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居民许铭华:我们原来在小区里面,比如说要排节目什么的,就会影响到左邻右舍。有这么一块地方可以弹弹琴,唱唱歌,大家可以有机会多聚在一起。

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社区服务办主任陈蓓娜:其实旁边就有一些老旧的小区,它的老年活动室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那么我们建立这样一个空间,居民们不管是什么年龄段,需要和邻居之间拉拉家常,在这里做一些琴棋书画的活动,以这些兴趣爱好来会会老友,都可以在这里进行。

在上海,通过在全市1600个社区生活圈基本单元里,因地制宜、灵活布局“六艺亭”,再由一个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将其串联,形成了“1+N”的社区服务空间布局。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徐明前:今年,我们将紧扣城镇和乡村社区老百姓的差异化需求,充分发挥规划资源部门统筹资源优势,在商务圈、居住圈、产业圈,因地制宜设置一些保基本、提品质、塑特色的公共服务设施,通过不断完善各类设施布局,使市民能更好享受“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社区生活。

提品质塑特色 享美好生活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上海在完善“1+N”社区服务空间布局的同时,各区街镇也在因地制宜、挖潜存量空间、统筹区域资源,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内,为周边居民提供更便捷可及、功能复合多元、可服务全龄人群的高品质社区公共服务。

一处位于徐家汇街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刚刚建成投用。记者看到,包括健身房、亲子空间、老年活动专区都一一嵌入其中。如今,徐汇区已建成了30多处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除了必配卫生服务站、社区食堂、社区文体、为老助浴四项基本功能外,还根据地区居民需求差异化配置服务功能,加强特色塑造。

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管娟娟:因为这个空间,它的区位是处于徐家汇商圈,一方面我们是结合了属地的一些资源,比如说我们附近有少体校、体育公园。另一方面考虑到我们居民的一些需求,所以在设置上是面向全人群的,包括老年人,包括小朋友。

今年,上海提出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编制社区规划,并持续加强对基层的专业技术力量支撑,推动人才资源服务下沉,全方位助力提升“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质量。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徐明前:通过社区规划,明确五年社区发展目标和三年行动计划,我们将进一步组织专家学者、专业团队在一线听意见、做方案、搞创作,拿出老百姓看得懂、各方均满意、近期能落地的“社区规划图”和“设计方案图”,把上海打造成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最佳实践地和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示范引领地。

编辑/王朝

相关阅读
“振荡天星”的老家可能是月球?揭开它的身世之谜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22
长安寻“坊”十四载 古今对照图来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09
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试点5年 辅具共享的创新模式效果如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3-26
健康未来从“芯”出发 数字技术会生活更“慧”生活
央视新闻 2024-03-18
三千年前的“请假条”长啥样?快来围观商朝小王子的生活日常
央视新闻 2024-02-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