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风控再升级 多家银行开展个人客户信息核查
证券时报 2024-06-03 11:10

“对于存在身份基本信息未完善的个人客户,我行有权依法对您的账户采取限制一定金融服务的控制措施。”近日,邮储银行发布了开展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核实完善工作的公告。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除邮储银行外,青海银行、山西银行、广东兴宁农商行等多家银行,皆于近期加大对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治理力度。

除了信息核查,还有多家银行发起“唤醒”行动。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发布公告称,将对“沉睡账户”开展提醒提示工作。

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是开展对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治理,还是唤醒“沉睡账户”,都是为了有效清理电信诈骗、洗钱等违法行为的隐患,构建金融安全的风控防线。

及时核实、更新、补录

“您在我行留存的证件有效期即将到期,根据监管要求,我行将中止您账户的资金交易服务,请及时到我行网点或登录手机银行更新证件相关信息。”这两天,林女士的手机收到了工行的短信。

据了解,林女士是以中国香港居民的回乡证开户,收到短信时,离该证件有效期到期仅剩两个月。“收到提醒短信,我才发现证件要过期了,赶紧预约办理证件,之后再去更新银行信息。”林女士说。

除了提示证件的有效期,近期多家银行对个人客户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开展核实。

邮储银行公告称,自2024年8月起,该行在前期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治理及业务限制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对身份信息仍不完整、不真实或个人身份证件已过有效期、证件真实性存疑的个人客户依法开展业务限制。

公告显示,核实个人客户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国籍、职业、住所地或者工作单位地址、联系电话、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和证件有效期限。

除了国有大行,城农商行也加入信息核查队伍,山西银行、宁夏中宁农村商业银行、青海银行等10多家银行均于近期发布公告。青海银行的公告称,对于公告治理后依然信息不完整的个人客户账户,将采取“不收不付”的交易管控。

再度唤醒“沉睡账户”

2023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组织开展银行“沉睡账户”提醒提示专项工作,持续1年。近日,多家商业银行再次大面积提示“沉睡账户”存在的隐患,帮助消费者了解自身银行账户开立情况。

根据工行、农行等多家银行发布的公告,本轮提醒提示时间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4年10月15日。

工行、农行在公告中强调,账户提醒提示期间,银行不会以任何理由要求消费者进行非柜面转账等涉及账户资金的操作,也不会发送“激活账户”“唤醒沉睡账户”等网络链接,请注意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不要轻信并点击陌生链接。

2023年10月以来,唤醒“沉睡账户”行动已开展7个月,多地区取得较大进展。金融监管总局河北监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河北各银行机构已提醒提示“沉睡账户”超470万户,成功唤醒账户近50万户;安徽监管局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已成功触达消费者44.1万人次,成功唤醒账户1.5万户,唤醒金额5976.8万元。

银行风控持续加强

无论是个人用户信息治理还是“沉睡账户”唤醒,均显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防控意识逐步加强。

“信息核查是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推进的常规举措。”一位国有大行工作人员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近年来,银行对于新户开立的信息核实的标准提高、国家对电诈及洗钱等不法行为打击力度加大,均促使银行推进存量个人客户的身份信息治理。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法律出台以后,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了对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核查的步伐。”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除了安全考量,银行完善用户信息的核查和录入,也能进一步了解用户信息,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同时,王蓬博认为,“沉睡账户”提醒提示专项工作既是出于反洗钱、反电诈等金融风险防控,也是由于银行信用卡业务已进入存量时代,清理未实际使用的睡眠卡也有利于银行业务的精耕细作。

“央行发布的信用卡业务规范中,也要求银行严格控制睡眠信用卡的占比。”王蓬博说。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多家银行开展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核实工作 对不合规客户进行业务限制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05
银行卡“清存量”“限增量”大作战,遏制诈骗之外如何避免“误伤”?
​第一财经 2024-06-02
莫让沉睡账户成为风险账户
​经济日报 2024-05-31
手里有这类保单、账户?尽快行动!
中国证券报 2024-03-07
银行“沉睡账户”多 监管开启“唤醒”工作
国际金融报 2023-10-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