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散文|张强:乡村的五月
汪迷部落 2024-06-03 09:00

五月,掠过荆楚大地的风,也吹到了楚之古都宜城的一个小村庄:千柏村。

在村子的东头,高大挺拔白杨树绿油油的树叶,被夏日的风,吹得哗啦啦地作响,这热热闹闹的,“哗啦啦”的响声,仿佛在昭示着什么,有时我多情地想,这是在欢迎江苏水乡的朋友,时隔多年之后,再一次来到“楚之故都”,再一次来到妻子的故乡?

还是在村子东头,热烘烘的夏风一吹,村口那棵十几米高的桑椹树上紫色的果子,就“争先恐后”把扑向大地,扑向从村子里往外走,或是走进村子里的人。

我感觉它们也是有灵性的,我走过路过时,就有几颗落在了肩上,我小的时候,在自己的故乡,里下河地区一个古镇的乡村闲逛时,如果遇见结满果子的桑椹树,就会毫不犹豫停下脚步,一颗接一颗地吃,直到心满意足,才意犹未尽地离开。

此时此刻,我和妻子,就在此树下,她踮起脚尖,摘了一把,我也顺势尝尝鲜。这荆楚大地的桑椹甜甜的、酸酸的,它勾起了我对自己故乡思绪,对自己童年时光的追忆。

从东头走进村子约五六十米的样子,一户人家门前的端午花已经“光荣绽放”了,它红鲜鲜的甚是夺目。我的朋友曾经向我介绍过,端午花,就是在“端午节”前后开的花,由“端午花”到“端午节”,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个人,一个曾经在荆楚大地生活过的人,想起他的高贵品格,想起他的无限才华,我青年时代,在自己高校毕业生登记表上写自我鉴定时,就引用他的句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十一世纪的第八个年头,我也曾在荆楚大地的一个广场仰望过他的塑像,那个广场叫“屈原广场”。

从端午花盛开的这户人家向前五十米,转弯向西,一棵硕果累累的枇杷树就映入眼帘,这是一棵长在院子里的树,但是它“枝繁叶茂”,它的分枝已经长到了墙外。妻子的侄儿说,这户人家时常将成熟的枇杷摘下来,供左邻右舍分享。在这片“荆楚大地”上,我是一个过客,我等不到枇杷树主人的这个“善举”了,我私自摘了一枚,仔仔细细地尝了尝,它也是酸酸的、甜甜的比起我曾经吃过的,水乡地区枇杷树结的枇杷,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尝过枇杷,继续向前,在一户人家菜园里,看见了三棵树:杏树、桃树、梨树。

杏树结的杏子,一串串的,化了妆一般,红红的煞是可爱。桃树、梨树的果实青青的、小小的,距成熟还有一段光阴,这户口人家,我也曾去过,那是几年前的冬天,那个时候,万木萧瑟,没有留意菜园子。现在,看见“实实在在”的桃子、梨子、杏子,就在想,假如在春天,在桃花、梨花、杏花次第盛开的时候,我又刚好走过路过,那“桃李闹春风”的画面,一定会让我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现在,可以想象这些果实,乡里乡亲的人一定是互相分享的,他们不仅分享美丽的景色,也分享这美丽景色之后的丰收。

夏日的风,还在肆意地吹,在不远处,美人焦绽放着,石榴花绽放着,不知名的野花,乃至茄子花、黄瓜花,同样绽放着......

“一切景语皆情语”,五月的乡村,这“移步换景”的“美丽夏花”,它开放在房前、屋后,开放在院落、路边,也开放在了我的心头。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散文|马长青:情牵端午节
作家联盟 2024-06-09
随笔|高晓春:老家的端午
汪迷部落 2024-06-08
散文|陈谷登:细品端午十二红
汪迷部落 2024-06-08
北京时间5月20日20时59分将迎来小满节气
新华社 2024-05-18
新知|《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