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山变绿、土养肥 她用25年把荒山变农场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19 11:27

近年来,靠山吃山的福建人,科学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把山变绿、把土养肥,森林也可以变成粮库。在30多年前,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是水土流失的重灾区。马雪梅在25年前来到了长汀县,把一片600多亩的荒山改造成了一个种养殖结合的生态化农场。

今年61岁的马雪梅,年轻时与丈夫在福建福州打工。1999年,长汀县为了治理水土流失,当地政府给予政策支持,鼓励百姓承包荒山,发展生态农业。马雪梅看到机会,开始上山种树。

马雪梅所在的长汀县濯田镇,曾经是水土流失区,当年山上红土裸露、布满砂砾。2000年的春天,一场雨把她种的树苗全部冲走了。面对困难,马雪梅不服输,去县里寻求技术支持。农业专家告诉马雪梅,要想把树种活,还是得先治理水土流失的问题。

后来的10年中,长汀县通过大规模植树种草覆盖荒山,实施水利工程建设涵养水源。实行“谁种谁有、谁治理谁受益”政策,极大调动了群众植树种草的积极性。经过大家一起努力,2010年开始,这座荒山出现了转机,山上种的马尾松、沙棘草和板栗树也逐渐变得茂密。此后的几年中,她不仅积累到了种树的经验,还研究起了林下经济。养河田鸡,办起了猪场,渐渐地,原来的荒山变成郁郁葱葱的森林,森林成了河田鸡自在生长的乐园。

马雪梅告诉记者,养殖还要考虑环保,必须达标排放。2017年,她建起了占地1300平方米的新猪场,猪粪实行干湿分离,干的经过发酵直接做肥料,湿的经过沼气池后进入环保池,最后用来浇灌果树。

如今,马雪梅的果园已经发展到600多亩。一个“猪、沼、鸡、果”的生态产业初具规模,马雪梅用25年的生动实践证明了荒山可以变成青山,森林也可以变成粮库。

文/记者 马宁 刘宏宇

编辑/朱葳

相关阅读
“手机壳”“凉席”……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漆器文物“上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19
你见过 “流动的清明上河图”吗?来这条老街看看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06
消防演练进校园、新“玩法”打开“心”问题……护航孩子健康成长 各地这样做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3-29
把科技写进诗里 用国产AI大模型感受“国风之美”
央视新闻 2024-03-18
“数”点看法!2023年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怎么看?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3-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