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信托行业聚焦主责主业 多家公司出清中小公募基金股权
证券日报 2024-05-18 09:15

北京产权交易所数据显示,近日,中航信托拟通过公开挂牌交易方式,对外转让嘉合基金8181.82万股股份,参考价格面议,披露起止日期自5月13日至11月1日。据悉,现有的6家股东中,中航信托与上海慧弘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并列嘉合基金第一大股东,均持股27.27%。

事实上,这并不是中航信托首次挂牌出售嘉合基金股份。根据公开资料,中航信托出售该部分股权可追溯到2022年12月份,彼时,中航信托在珠海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出售嘉合基金股份,此后又于2023年6月份、11月份多次挂牌,但最终未寻找到合适受让方。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信托公司转让基金公司的股份是响应“聚焦主责主业”的监管导向,但各家信托公司持有基金公司股权的历史背景迥异,出售原因也有所不同。

多家公司出售相关股权

近年来,已有包括国元信托、中航信托、上海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挂牌出售其所持有的全部公募基金公司股权。

例如,今年1月末,全国产权行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信息显示,国元信托挂牌转让金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信基金”)31%股权,转让底价3720万元,披露起始日期为1月26日至2月27日。根据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金信基金于3月19日向监管部门提交了《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变更持有百分之五以上股权的股东、持股不足百分之五但对公司治理有重大影响的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审批》。若此次股权转让成功,国元信托将从金信基金的股东名单中退出。

又如,上海信托转让上投摩根基金全部股权后,上投摩根转变为一家由外资全资控股的基金公司。该笔交易于2023年1月份获得监管批复,致使上海信托2023年业绩大涨。该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81.41亿元,净利润49.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3.11%、417.57%。

截至5月14日,信托公司参与持股的公募基金公司数量总计28家,涉及信托公司26家。其中,嘉实基金、易方达基金等多家头部基金公司均有信托公司的身影。但是,近年来,鲜见信托公司转让头部公募基金公司股权的情况。例如,粤财信托自易方达基金创立时持股22.65%,根据粤财信托年报,截至2023年末,其持股比例依然为22.65%。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头部基金公司的业绩好,每年仅股权分红即能向股东公司贡献大笔收入。因此,目前市面上鲜见到有信托公司出售头部基金公司股权的情况。

对于中小基金股权集中转让情况,某华南地区信托公司从业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较大比例股权转让需要监管机构审批,且受让方的资质也有明确的要求,并不是谁都可以参与的,所以相关交易确实存在一定难度。

出售原因各异

“目前来看,信托公司出售基金公司股权的行为,大部分还是基于监管的导向性要求。”华南地区某信托公司从业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信托是私募性质的牌照,公募基金与信托公司在业务协同上非常少,信托公司出售基金公司股权符合行业内的基本判断。

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也表示,从信托公司的发展历史背景来看,有一部分信托公司是单纯的财务投资,并不参与实际的管理等。持股背景的差异,就会导致信托公司对待该部分资产的态度迥异。还有一些信托公司热衷于参控公募基金主要是为自有资金配置。目前来看,信托公司出售基金公司股权存在多方面原因。基于战略布局考虑,信托公司退出是为了聚焦主业,主动“瘦身”。

另一方面,部分基金公司属中外合资企业。自从取消对证券公司、公募基金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后,外资机构对布局中国市场的热情持续升温,外资大都希望全资持股基金公司。

“当前阶段正处在基金公司价值较高的时点。”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展望未来,随着基金行业马太效应的逐步显现,一些中小公募基金可能会面临经营压力,这可能加速部分信托公司出售基金公司的股权。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新时代信托100%股权再度转让 转让底价约18.5亿元
第一财经 2024-05-21
东莞控股出清所持东莞信托22%股权 多家信托公司股权转让难寻买家
证券日报 2024-04-18
中航信托申请执行!弘业期货3023万股将被强制执行变卖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2-01
今非昔比的信托股权
北京商报 2023-09-15
中小基金公司股权为何不香了?
上海证券报 2023-07-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