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正阳门下的胡同,是皇帝下旨“盖”出来的?
天天精彩
2024-02-27

前门大街和两侧胡同示意图

◎王越(文化学者)

前门大街是中轴线上最繁华的商业街,北起前门月亮湾,南至天桥路口,与天桥南大街相连。大街长845米,行车道宽20米。明、清至民国时名正阳门大街,俗称前门大街。1965年正式定名为前门大街。清乾嘉间俞蛟在《梦广杂著》中说:正阳门外“左右计二、三里,皆殷商巨贾,列肆开廛。凡金绮珠玉以及食货,如山积。酒榭歌楼,欢呼酣饮,恒日暮不休,京师之最繁华处也。”

前门地区的繁华,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和交通运输等各方面的因素有关。明北京城突破了元大都所遵循的“前朝后市”定制,中心商业区由皇城北面的钟鼓楼地区,迁移到皇城南门大明门前棋盘街一带,同时又在前门外建“廊房”招商居货。前门大街东侧有三里河由西北向东南流淌,与大运河相通;西侧廊房与东北—西南走向的李铁拐斜街相连,直达北京最早的都城金中都,形成中轴线上两翼对称的主街,船来人往,非常热闹。

清初实行满汉分城而居政策,规定旗人不得经商,戏院、茶园、妓院只准许开设在城外,客观上再次推进了前门外商业的发展。清末在前门箭楼东、西两侧设立前门火车站东站、西站,前门大街客流量大增,亦增添夜市,“数十纱笼角灯照辉如白日”。街面上店铺鳞次栉比,市招繁多,车马嘈杂,人声鼎沸,造就了亿兆棉织百货商店、瑞生祥绸布店、都一处烧麦馆、通三益干果海味店等众多老字号。

与天桥南段中轴线上两坛之间禁民居,以及内城中轴线衬托皇权的紫禁城那种肃穆庄严气氛迥然不同,明清时前门大街这段中轴线具有肃静和鼓励“朝前市”的两重性。每当帝王出入正阳门的时候,官方要采用办法加以屏隔,将仪仗队与百姓隔开,以显示皇家的威严。正阳门是明清中轴线上京师的正门,所以前门大街比其他城门外的大街要宽得多。自从中心商业区迁移到棋盘街,不少商贩便开始在正阳门周围的城边和前门大街两侧搭建棚房售货,“居之为肆”,并不断向南面的天桥方向延伸。

▲从正阳门南望前门五牌楼

明崇祯七年(1634年)正月灯节夜,成国公朱纯臣家发生火灾,为此司城官吏开始动手拆毁棚房,对那些侵占官道的商肆进行整治。幸亏侍御金光辰以扰民为由上书谏止,他说:京师的穷民本来就没有住房和多少积蓄,全靠棚房里的小买卖以栖身糊口,“其业甚薄,其情可哀”。如果为了防火就把棚房拆掉,那他们岂不是“未罹焚烈之惨而先受离析之苦”。而且他们的房子正在建设当中,并非接栋连楹,“若以火延棚房即毁棚房,则火延内室亦将并毁内室乎?”金光辰所奏内容与皇帝的想法一致,于是“疏入,有旨停止”。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前门外鲜鱼口一带又发生火灾,烧毁商铺无数。御史玉鳞在奏折中称其为骑沟门面房,奏请予以拆毁,清理街道收回还官,被乾隆皇帝驳回。乾隆帝在批示中还说,“将该处所烧房屋,仍令准其补盖。嗣后自正阳门至天桥一带房舍,遇有毁坏者,亦准其照旧修盖。”官吏拆毁棚房的举动被朝廷喊停,无异于支持了前门商业街棚房的存在,势必打破传统的城市格局,让前门外的商业空间得到拓展。

于是,那些赚足了钱的商家干脆在原地建起雕梁画栋砖木结构的门面房。新建的商铺与原街面之间有一定距离,使得前门大街东、西侧房后,各衍生出一条南北向的背街小巷。从天桥到正阳门,前门大街东侧街里自南而北形成西草市、布巷子、肉市,路西街里形成铺陈市、粮食店、珠宝市等南北向衔接的胡同。因此,与其他街面不同,前门外正街店铺的创立时间大都晚于里街的店铺。在里街与街面间还设计有东西向通道,形成中轴线两侧相互对称的胡同,既美观又方便街里街外的行人往来。

到了清道光年间,珠宝市、肉市、布巷子等6条背街小巷,已经成繁华的胡同。如果我们稍加留意,会看到正阳门前的五牌楼共有5个门洞,但两侧门洞却都被肉市和对面珠宝市的房屋所遮盖。这正是先建五牌楼,后被前门大街的棚房遮挡,使街道变窄的明证。在北京中轴线上的这一奇观,特别值得游人赏鉴。旅游到此的朋友,一定要到这几条小巷子里仔细体验一番,这可是由明清两代皇帝亲自下旨批准,从寸土寸金的中轴线上生生“盖”出来的胡同,在北京城里绝无仅有、独此一处。

供图/王越

相关阅读
专栏|​西草市的“三顺戏衣庄”,成为北京承做剧装之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4
专栏|​西草市的“三顺戏衣庄”,成为北京承做剧装之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4
专栏|正阳门下的胡同,是皇帝下旨“盖”出来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7
中轴访胡同| “天桥天桥,有天无桥”的来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8
中轴访胡同| “天桥天桥,有天无桥”的来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