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农耕探文明》今日开播 首次系统展现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5 19:41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摄制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农耕探文明》,于12月25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18:30档开播。

1.png

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居世界首位。22集系列纪录片《农耕探文明》首次系统展现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开发利用和创新成果,深入挖掘农业文化遗产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的功能价值,生动呈现农耕文明所承载的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和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与精神追求。

2.png

《农耕探文明》中,众多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得到细致解读。如延续8000年耕作传奇的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在全世界最早实现香菇人工栽培的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现今所知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之一——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实现稻鱼鸭共生、鱼米鸭同收的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以及黄土高原上的“千年古枣园”陕西佳县古枣园……它们背后,是大道自然、因地制宜的耕作实践和农耕智慧,是协同共生的乡村景观与生态理念,是邻里守望、耕读为本的村规民约。

作为首次系统展现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系列纪录片,《农耕探文明》通过对农遗故事的纪实性表达、农遗系统的科学性解读、农遗智慧的深层次展现、农遗文化的深入性挖掘,展现一项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如何在开发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3.jpg

为充分展现诞生于不同地理地貌、不同风土人情中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节目组深入22个农业文化遗产地,穿梭山林牧场,攀爬山地梯田,踏进田间地头,运用大量航拍摄影,呈现农遗地的自然风貌、生态系统;利用丰富的延时摄影展现山林牧场、田间地头的季节更替、万物生长;利用微观的视觉表达,捕捉农业文化遗产中的微小细节。

跟随纪录片的画面,观众不仅能看到航拍镜头下近25米高、 2700多年树龄的全球最大最古老的野生茶树,也能看到先民们在险峻荒凉、缺水少土的太行山中开垦出的万亩石堰梯田;不仅能看到微距镜头里万朵茉莉在深夜惊艳绽放,也能看到菌丝蜕变为香菇的生命周期;不仅能了解到福州闽江两岸为何 “山丘种茶树,沿江种茉莉”,也能了解到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如何从昔日“石旮旯”变为如今的“米粮川”。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弓立芳

相关阅读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4-15
《农耕探文明》:千年鱼桑文化里的农耕智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5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需多学科协同发力
科技日报 2023-12-15
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央视新闻 2023-11-12
门头沟区京白梨栽培系统入选农业文化遗产
北京门头沟官方发布 2023-10-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