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文化自信自强之光照耀首善之区奋进之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8 07:00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找准党的方针政策与首都发展、群众关切的契合点,我们就能无惧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开创首都高质量发展新天地。不断创新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把创城工作与接诉即办、城市精细化治理有机结合,北京就能打造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最好的城市。打造更多代表首都水准的文化空间、文艺精品和文化品牌,一座充满人文风采和文化魅力的宜居城市就能脱颖而出。

11月6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首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建设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首善之区,不断开创新时代首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首都宣传思想文化展现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思想引领走在前列、舆论引导有力有效、时代新风广泛弘扬、文脉传承开创新局、文化发展成果丰硕,各项工作展现出活力迸发的崭新气象,形成了积厚成势的良好格局。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研究走在全国前列,到以国家文化公园引领大运河、长城、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从全市注册志愿者数量达到常住人口的1/5,市民文明指数和创城满意度连年提升,到“博物馆热”“非遗热”蔚然成风,让传统文化与公众实现亲密对话;从连续三届“五个一工程”评选中获奖作品数量和总分名列各省区市首位,到97家市级园区带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1%;从1000多批次文化交流项目走向海外,到北京文化论坛成功举办……北京作为世界文化名城的格局和胸怀充分彰显,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兼容并蓄的人文魅力和雅韵东方的宜居图景精彩四射。

总结好北京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实践经验,将为我们建设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首善之区提供新坐标,为我们切实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示范引领作用,完成以思想理论新进步、宣传舆论新突破、城市文明新提升、文化发展新成效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提供新思路。让文化自信自强之光照耀首善之区奋进之路,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才能拥有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高举思想之旗,汇聚奋进之力,燃亮文化自信之光。“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找准党的方针政策与首都发展、群众关切的契合点,我们就能无惧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开创首都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弘扬文明之风,丰富惠民之举,燃亮文化自信之光。不断创新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把创城工作与接诉即办、城市精细化治理有机结合,北京就能打造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最好的城市。打造更多代表首都水准的文化空间、文艺精品和文化品牌,一座充满人文风采和文化魅力的宜居城市就能脱颖而出。

培育城市之魂,夯实安全之基,燃亮文化自信之光。对内挖掘提炼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文脉标志和精神标识,对外积极服务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和交流,我们就能更好展示国家形象、首都形象。坚持筑牢首都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就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新时代新征程,北京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讲好中国故事,演绎北京精彩,不断开创新时代首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文/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栗玉晨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用好“两个结合”这一最大法宝
人民日报 2024-06-03
书写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绚丽新篇
求是网 2024-05-26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光明日报 2024-03-10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人民日报 2024-02-09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人民日报 2024-01-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