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警惕“下腰瘫”首要之举在消除家长认知误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31 16:59

6岁的瑶瑶爱笑,总喜欢蹦蹦跳跳,她原本热爱跳舞,但因为一堂舞蹈课而失去了笑容:练习下腰时受伤,确诊为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截瘫。罹患此病的患儿往往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形成重度残疾,瑶瑶在漫长的求医与康复过程中,遇到不少同样病症的小伙伴,他们的受伤情况大多也是因为练习下腰所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教授郭晓东团队近年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2005年至2022年,我国因下腰导致瘫痪的孩子超过1000人,这种病症也因此获得了一个俗称:“下腰瘫”。(10月31日《新京报》)

“下腰瘫”指孩子参加舞蹈培训时,一个舞蹈训练中的下腰动作有可能会成为孩子受伤,并因脊髓损伤而瘫痪。作为世界性治疗难题,“下腰瘫”将会对孩子造成难以逆转的伤害,除了高额的治疗费用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脊柱侧弯、骨盆倾斜等并发症,长大后要终身与轮椅为伴。从调查的个案来看,上述被调查对象之一瑶瑶在做了3年康复治疗,花费了70余万元后,虽然可以做短时间的自主行走,只是姿势怪异,大小便仍无法控制。孩子的生存状况越痛苦,家长也就越后悔。

这一悲剧的正是不正规舞蹈培训结的恶果。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髓损伤康复科刘根林主任医师表示,教学不符合规范或没有教学资质的学校和教师占比例大约一半。因家长们群体性选择下的需求增长,校外兴趣特长的非学科类培训的方兴未艾,涌现出了一大批校外舞蹈培训机构,加上舞蹈培训行业从师资培养,到行业准入处于粗放发展的态势,良莠不齐造成急功近利、超前训练的现象较为普遍,也给频频出现“下腰瘫”埋下了隐患。

相关资料显示,1992年至2002年,舞蹈下腰训练导致脊髓损伤的患儿在所有脊髓损伤患儿中仅占4.0%,2015年至2019年这一比例已高达33.9%,在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中占比为64.1%,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相信如果可以重新选择,包括瑶瑶父亲在内的绝大多数家长,在选择是否让孩子参与校外舞蹈培训,以及选择何种培训机构时会慎之又慎。“下腰瘫”此类的错误一旦犯下,根本没有弥补的机会。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也是其健康成长的第一责任人,警惕“下腰瘫”此类的悲剧出现,消除家长认知上的误区,“让家长和学校都知道儿童舞蹈下腰的风险,是预防的关键策略。”

很多家长只认识到培养孩子舞蹈兴趣的重要性,却没有料过早练习下腰训练的风险性,以及不正规训练的危害性。由于孩子还处于长身体的阶段,包括脊椎在内的很多器官都未发育成熟,儿童在10岁之前不宜过早接触专业的下腰、劈叉、翻滚等涉及脊柱过度拉伸的高难度舞蹈动作。即便年龄较大的儿童青少年要参与下腰训练,也要先带孩子进行体检,有隐性脊柱裂、脊髓拴系综合征等脊柱先天异常的儿童就不适合学习舞蹈,此类群体属于“下腰瘫”的高发人群。

结果,在望子成龙的目标驱动下,再加上缺乏最基本的科学常识与素养,原本是孩子健康安全把关人与参与项目决策者的家长,却成了把孩子置于不确定风险的推手。一方面未能经科学体检的程序而盲目选择校外舞蹈培训,选择上过于随意;另一方面没有认真审核培训机构的资质,反倒把下腰劈叉等有一定难度的动作视为最典型的学习成果,合力将学员推进了与年龄身体不匹配的训练风险当中。

因而有必要通过宣传引导和案例警示等方式,使家长认识校外舞蹈训练培训的潜在风险,理性看待和慎重选择。对此要引导家长对“下腰瘫”保持足够清醒的认识,不能跟风效仿盲目参与,一味“推囫囵车子”把责任交给培训机构,而没有进行实质性把关。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包括对资质、师资、收费、培训和教学都进行了有效规范,如此才能达到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效果,为未成的人健康成长营造安全的环境。

文/堂吉伟德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女童在培训机构“站下腰”摔倒致高位截瘫 涉事公司被判赔210万元
成都商报 2024-06-04
这个“危险动作”可能毁孩子一生
北京妇幼健康服务 2024-05-27
这个会致残的“危险动作” 很多人以为对孩子好
科普中国 2024-04-29
北青快评|寒假期间家长要当好“体育老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6
追问施害者背后原因 深究培训风险 少年法庭法官溯源治未病 守护未成年人成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