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从赝品发现真文物!河南警方成功打击一非法文物交易网 追回文物110余件
央视新闻 2023-07-22 09:08

河南省上蔡县是西周时期古蔡国的都城所在地,历史悠久,当地有大量古遗址被发现,然而这也引来了一些不法之徒的觊觎。前不久,河南省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涉文物犯罪的系列案件作出了二审判决,其中6名被告人因犯盗掘古文化遗址罪,被判处六至十三年不等的有期徒刑。案件的侦破过程,要从2021年河南上蔡警方收到的一条线索说起。

上蔡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 冯嘉雯:在2021年10月份的时候,我们大队接到了一个匿名举报线索,称我县有一李姓居民,涉嫌倒卖文物,然后我们就围绕这个线索开始侦查,在我们找到这个李某的时候,我们发现在他的车后备箱里,放有四件疑似文物。

然而,经鉴定警方发现,这四件物品均是赝品,但警方并没有轻易放弃这条线索,因为警方发现这个李某涛曾有过倒卖真文物的前科。

上蔡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冯嘉雯:之前有很多文物贩子,也有过这种真真假假掺到一起,去骗人,去倒卖的。

于是,警方决定围绕李某涛展开进一步调查,很快发现跟他交往密切的人员中,有一名叫李某贤的男子十分可疑。

李某贤的出现引起了警方的注意,随后警方对李某贤展开了进一步调查,发现他最近的活动十分蹊跷。

上蔡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冯嘉雯:发现这个李某(贤)伙同他们一个村子里的其他几个人员,这其他这几个成员之间,也有两三个就是有过盗墓前科的人员参与,我们发现这伙人每天晚上就在他们村头集合,然后乘车一起到我们上蔡与西平交界处的一处麦地里。

由于盗墓案件一般都是发生在夜间,那么李某贤纠集这些人员在深夜外出,会不会是准备实施新的犯罪?为了防止打草惊蛇,警方决定派人对这伙人展开跟踪调查。

上蔡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刘要伟:我们就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跟踪、观察,在我们跟踪的过程当中发现,有时候他们去,就是围绕案发地点转一圈,停一个小时或两个小时然后返回。

第二天天亮后,警方也来到了李某贤等人去过的麦田,发现地上有很多探洞。

探洞的发现让警方的猜测得到了证实,李某贤等人确实正在这处农田里寻找古墓葬,但是否已经找到了准确的位置目前还无法确定。

上蔡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刘要伟:这一类的案件,都是需要抓现行的,发现他们都还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还没有真正的实施挖掘,所以说在这个时候呢,我们最主要的就是保持一定的警力,对他们进行跟踪调查。

通过跟踪调查 逐一确定涉案人员

通过跟踪调查,警方发现了李某贤等人正在预谋实施新的盗墓犯罪,为了将这伙盗墓分子绳之以法,警方决定对他们继续跟踪调查,并逐一确定全部的涉案人员,等到时机成熟后再统一收网。

为了查清情况,警方加派了警力,对这伙盗墓分子的一举一动进行了更加严密地跟踪调查。

上蔡县公安局智慧侦查中心辅警李盼:有一个人每天都会去,这个人就是李某贤,李某贤就是他们盗掘古墓团伙中的头目,通过我们的跟踪,他们每天都会变换车辆,他们也会到现场进行秘密的观察。

在跟踪调查了一个月后,警方发现,这伙盗墓分子的活动突然频繁起来,而且逐渐集中在了一个地点上。

上蔡县公安局智慧侦查中心辅警李盼:我们发现他每天晚上过去都会探,探测的频率非常高,我们通过我们的分析,怀疑这波人盗墓位置已经找得非常准确了。

为了了解具体情况,警方决定抵近侦查,不料意外发生了。

上蔡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刘要伟:我们的人也很机智,我们玩的。然后他还要看,然后我们就挣脱走了。

这次意外的遭遇十分突然,会不会已经打草惊蛇,正当警方心存疑虑时,盗墓分子的几句对话打消了他们的顾虑。

上蔡县公安局智慧侦查中心辅警李盼:当时就是说通过他们对讲机讲话,我们能判断出他们把我们当成了盗墓人员,他们说这边有两个人,就是说影响我们干活,他们意思就是说这伙人,我们两个也是盗墓的人员,我们要把他撵走,不能让我们两个在这里活动。

除此之外,盗墓分子提到的另一个信息更是让办案民警为之一振,这正是警方苦苦等待的抓捕时机。

上蔡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刘要伟:他们的谈话,有一些谈话我们模模糊糊地听到,无论如何明天也要拿下,所以第二天我们就加大了警力进行了严密的部署。

团伙持夜视仪躲避追查 警方抓捕难度大

这次意外的遭遇也给盗墓分子带来了压力,他们加快了进度,决定第二天晚上就实施盗掘。掌握了这个情况,警方决定也在这一天实施抓捕。为了确保在空旷的场地将这伙人员一网打尽,警方针对地形地貌布置了埋伏圈,并利用厢式货车秘密前往中心现场。

第二天刚入夜,上蔡警方抽调了一百多名民警,按照部署提前进入了埋伏地点,等待这伙盗墓分子进入早已准备好的埋伏圈。

上蔡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冯嘉雯:布控之后,他们这伙人果然又来了,然后我们前期已经把人员就是撒在各个处,这个村庄旁边各个地方,然后我们到深夜12点多的时候,这伙人就开始动了,就开始使用铲子,就开始挖土。

正当盗墓分子在实施盗掘时,抓捕行动已经同时展开。

上蔡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刘要伟:我们的厢式货车往案发地点行进的过程当中,他们就发现了,发现之后他们也看到这一辆货车,没有引起警觉,然后他们就地趴下并没有逃跑,等我们的货车,车厢一打开,人员下来的时候,然后他们才感觉到是公安民警过来抓他的,然后就开始四处逃窜,然后在他们四周,大约一公里左右的地方,到处都是一片通明,我们的手电全部打开,形成合围之势。

在盗掘现场发现一个长方形大深坑

当晚的抓捕行动中,警方将李某贤为首的这伙盗墓分子全部抓获。同时,在盗掘现场,民警还发现了一个长方形的深坑,长度大约1.2米,宽约0.6米。

上蔡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刘要伟:他们这个盗掘是相当有经验的,他们在麦田里就用一块塑料袋,塑料袋缝好一个口,这个口呢,恰好就是盗洞的口,盗洞的口所有盗出的土,挖的土全部在塑料袋上,放在塑料袋上,然后盗掘成功后,他们还要把这些土全部回填,填了之后还要把开盗洞的时候,那些挖掉的麦子还要再重新栽上。

后经当地文物部门的考证,确认这是一处夏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

上蔡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刘要伟:当天夜里,由于人抓获了之后,这个盗洞还没有保护,我们就留了一个组在这个洞口进行守护。第二天我们就联系文物部门,他们要过来进行探测,进行鉴定。经鉴定是夏商周古文化遗址,他们盗掘的深度达到四米五,已经破坏了文化层。然后由文物部门进行了回填保护。

盗墓团伙购置

电子仪器和设备用于作案

同时,警方在现场还查获了大量的作案工具,除了传统的作案工具探针和洛阳铲外,这个盗墓团伙还购置了大量的电子仪器和设备。

上蔡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冯嘉雯:他们如何就是知道下面有没有东西,就用他们嘴中所说的“呼啦圈”,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金属探测仪,他们可以用这个来探测一下地下有没有金属制品。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个夜视仪,它是一个带热成像功能的,它是放风的人员负责使用,他如果看到周围有可疑的动静,他们就会立即停止,然后就结束就逃离现场。

查获多件西周时期出土文物

经过缜密部署,警方最终将正在实施盗掘古文化遗址的李某贤等人一举抓获,然而案件到此并没有结束,在对李某贤的家进行搜查时,警方发现了青铜酒觯、青铜铃等西周时期的出土文物。据盗墓分子交代,这些都是他们以前在这片区域盗掘出来的,那么除此之外,是否还有更多的涉案文物呢?

据盗墓分子交代,他们此前也曾在这片区域进行过多次盗掘,除了查获的青铜酒觯和青铜铃外,还有其它各类青铜器以及玉璧等重要文物。

上蔡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冯嘉雯:加上我们抓获的这一次,他们一共在这里干了四次,然后就是他们就开始说,有一次干出来就是挖出来了一个青铜鼎、玉璧、酒杯、酒觯。

随后,警方围绕这些被盗掘文物的流向展开了调查,以尽快追回这些重要文物。通过深入调查,警方很快发现了隐藏在这个盗墓团伙背后的一个非法文物流通交易网络。

上蔡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刘要伟:他主要也就是有这几类人,有盗,有销,有收藏,有长眼,有介绍,大概这几类人会参与到这一个盗销的链条当中。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叫李某奉的人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上蔡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刘要伟:李某奉,他老家是漯河的,他在老家就开过古玩城,在北京也是卖古玩的,他利用卖古玩的这个平台,然后也发现他经常给别人长眼,还有买卖文物这些情况。

调查显示,2021年7月,盗墓分子从这处古文化遗址上,盗出了带纹饰的青铜鼎、青铜爵杯和酒觯三件重要文物,随后通过中间人以3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远在北京的李某奉。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获取到的涉案文物线索也越来越多,警方随后组织警力又展开了多次抓捕和追缴行动,先后共抓获各个环节的涉案犯罪嫌疑人21名,追回各类文物110余件。其中包括青铜鼎、青铜爵杯、青钢酒觯、青铜花觚、青铜镜等在内的大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

2023年2月28日,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这起案件作出了二审判决,其中李某贤因犯盗掘古文化遗址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李某奉因犯倒卖文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其他涉案人员也分别以盗掘古文化遗址罪和倒卖文物罪被判处2至1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加大文物保护力度

严格监管文物流通市场

文物古迹,是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更是我国灿烂文明的重要载体和见证,只有保护好文物古迹,才能传承好中华文脉。现阶段,盗掘古墓葬、古文化遗址的犯罪行为越来越专业化、网络化,这也导致了文物安全形势严峻。针对新形势,除了警方要加大打击力度,文物等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及时更新保护名录,并严格监管文物流通市场,从而形成合力,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文/记者 刘建辉 赵岩 李想

编辑/王朝

相关阅读
App能“取现”能“代还”?小心非法套现危及个人信息安全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19
文物界“顶流”铜奔马在“闭关期”是什么状态?一睹为快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2-01
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开馆 千件文物回溯千年尘封史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1-21
亮相即出圈!秦兵马俑、汉代古船、先秦漆猪……这些文物让观众大饱眼福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1-14
文物“毁容”式修复频现 保护文物我们该如何做?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2-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