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 | “网红野游景点”别给旅游安全添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7 15:00

宝藏秘境、绝美之地,没门票、好出片……近年来,借助网络,一些未经开发、游离于正常监管外的“野景点”不断吸引游人探险打卡。“新华视点”记者采访发现,由于承载力有限、配套设施缺乏,一些“野景点”存在危及人身安全、私搭乱建、污染环境等问题,亟待规范和引导。

近年来大量缺乏管理和安保措施的“野生”景点风靡网络平台,吸引游客打卡。这些无开发、无设施、无安保的“三无”野生景点。造成灾害事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游客安全意识淡薄、不听劝阻的原因,也有当地政府管控力度不足和社交媒体“重流量轻安全”的传播效应。

这些年,海浪冲走的,爬山踩空的,荒野失踪的……各种“野游网红景点”险情屡屡见诸报端。这些“野景点”因何而火?悲剧发生,“种草”平台需要负连带责任吗?这一方面是不断高涨的休闲旅游需求,另一方面是安全与生态红线,二者如何平衡就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

类似存在安全隐患的“野游网红景点”并非个案。在一些短视频平台、旅行游记攻略平台上搜索“未开发景区”“野生景点推荐”“小众旅游目的地”等关键词,会就发现各地旅游“网红地”星罗棋布、遍地开花。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分享旅行美景,如何甄别“网红打卡地”,给平台和各地安全监管部门提出了新课题。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博主、主播希望用“野趣”“小众”带来“大流量”,本无可厚非,但对于社交平台来说,在“博眼球”“赚流量”的同时,要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对信息内容的审核把关要更严格。对于未经安全风险评估的“野生”景点,除了要对相关“种草”笔记和推荐视频做下架处理,做出必要的安全提示外,更重要的是要对所谓的“网红打卡地”强化封闭措施外,同时也要把目光聚焦到线上,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危险。社交平台要配合各地文旅部门,对那些“假种草、真坑人”的内容做一番排查清理,切实维护旅游市场的安全秩序。

文/吴学安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 | 打卡“网红派出所”,不该是“娱乐姿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5
男子游玩摔伤 消防紧急救援 网红“野景点”伏牛山存隐患
扬子晚报 2024-04-16
北青快评 | “网红城市”更需把握当下谋划未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7
“此处危险,请勿入内”何以成了网红打卡地?
法治日报 2024-01-27
不可盲信盲从“网红打卡地”攻略
人民法院报 2024-01-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