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Qnews|湖北女子幼时流浪失去弟弟 29年寻亲期待后半生与其相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8-08 16:19

29年前,湖北女子李林和弟弟失去母亲,父亲受刺激后下落不明。11岁的她带着不到7岁的弟弟流浪的过程中,一名50岁左右的女子带走弟弟,此后再也没有消息。

29年中,李林始终没有放弃寻找。“我用前半生寻找,用尽后半生等待,希望他能回来,我们有再见面的一天。”李林说。

姐弟身世坎坷 弟弟被人领养

“是我不小心把弟弟弄丢了。”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李林仍处于自责之中,她忘不了当年的事情。

李林记忆中,爷爷是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退伍后到湖北仙桃一家养殖场内居住,在李林一岁多时离世。李林的奶奶去世更早一些。

在李林记事起,除她之外,家里只有爸爸妈妈和弟弟,一家四口。妈妈卖水果,爸爸帮人补鞋。家里虽不富裕,但衣食无忧,买了电视机,还盘算着未来攒钱改善一下居住环境。

转折发生于1993年,李林的妈妈被诊断出癌症,几个月内就去世了。李林说,爸爸在情感上对妈妈很依赖,她的去世让爸爸一下子崩溃了,伤心过度精神失常,有一天突然离家就再也没有回来,至今生死不明。

好好的一个家,忽然之间就剩下李林、李鑫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一个11岁,一个不到7岁。“人家看我们可怜,就免费给一些大米和煤球,让自己做饭吃。”李林回忆,他们姐弟实在太小,之后的日子里,家里的灯泡逐渐不亮了,水龙头慢慢也坏了,都没有人修。这样的环境下,二人无法继续读书,所以她就带着弟弟四处捡拾易拉罐以及其他能卖的废品维持生计。

“为了方便捡易拉罐,经常在车站转悠,累了我就拿着蛇皮袋子和弟弟一起随便往没人的地方一钻睡觉。那一天,我们迷迷糊糊睡进了一辆客车里,醒来后已经被车拉到荆门京山。”李林记得到达京山的时间是早上,具体日期不记得,通过“不冷不热”的天气,推断是1993年10月至1994年3月之间的某一天。

她当时带着弟弟在附近乱转,随着天色转暗,夜宵摊的商贩陆续开始营业,饥饿难耐的弟弟开始闹着要吃的。她记得京山三角洲电影院附近人来人往,很喧哗,到了陌生地域,举目无亲,两人不知道该怎么办,弟弟哭了起来。姐弟的哭声引来不少围观者,还有人问他们从哪里来的。

“人群中的一个婆婆得知我们的情况,劝我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李林说,“婆婆说,我一个女孩子,长大后没有文化也能嫁出去。弟弟长大后,要是没有文化和技能,连媳妇都娶不上。她正好缺一个孙子,可以将弟弟带走收养。”

年幼的李林带着弟弟捡废品的时候,没有想过未来会是什么样,那一刻,她有些懵,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但弟弟一直在喊饿,这名湖北口音的婆婆就带着弟弟去买吃的。李林询问婆婆是哪里人,对方自称“八里途旁边”。一些人继续围着李林七嘴八舌议论,过了几分钟人群散开,李林去找弟弟时,人已经不见了,她找了电影院不远处的几家副食店,但店里的人都表示没见到李鑫。

成年后赚钱想方设法找弟弟 希望有人提供线索

从此,弟弟消失了,再也没有出现过。李林也被在浙江生活的小姨收养。

“我在心里一直想着弟弟的模样,也想着爸爸是否还在人世。”李林说,那位婆婆说居住在八里途旁边,成年之后的她曾在八里途寻找,后来觉得八里途“旁边”才对,这个“旁边”,到底具体指什么位置,已经成了一个谜。

李林曾经委托当地电视台帮忙发布寻人启事,但没有结果。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渠道越来越多,宝贝回家网的志愿者也接到了李林的求助信息,并为她做了登记。

“她找到我,讲述当年她弟弟的情况,我也看到网站的寻亲帖子,感觉找到的机会很大。”宝贝回家网志愿者“燕子”告诉北青报记者,暂时无法求证女子当年所说地址是否确凿,只能作为一条重要的线索来看待,“另外,姐姐站出来寻找弟弟,其实也是要告诉他,当年并不是随意送人不要他了,而是发生了特殊情况。姐姐那时也是未成年人,处于无法照顾好自己的阶段。”

李林说,成年之后她有了工作,只要赚到一些钱,就想方设法外出找弟弟。如今,自媒体的发布渠道也多了,加上媒体中寻亲成功的报道越来越多,她也有了更多的信心,李林去警方处采集了DNA信息,寻亲一事也已经被部分媒体报道。

“现在每天有一二十人说可能是我的弟弟,只要特征相似,我就尽量与对方接触甚至求助警方进行血样比对,但目前还没有找到。”李林说,她将一直等待,直到弟弟归来,实现今生再次相见的夙愿。“如果能找到,我想陪他一起照顾他的养父母。我要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父母本来就不在了,找弟弟并不是为了把弟弟抢走。”

李林的描述中,弟弟李鑫出生于1986年11月25日,湖北仙桃人,单眼皮,小腿上有被狗咬过的痕迹(年份太久,不确定是左腿还是右腿)。两人分离的地点是湖北省荆门市京山三角洲电影院门口。希望好心人帮忙提供线索。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北青Qnews】所有,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享有本文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振杰
编辑/朱葳
校对/李鑫

相关阅读
历史|前半生戎马纵横 后半生桃李成蹊 记黄埔老兵杜伯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2
感悟|她还在,只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而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2
品读丨致——我的后半生
诗词天地 2024-01-28
生活|值得期待的,不只有婚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5
专访童话作家蒋一谈:后半生会坚持为孩子们写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