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义务教育岂能逐利,名校办民校势在必停
时代周报 2021-08-16 14:52

日前,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全面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公参民”办学。《通知》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出台一省一方案,力争两年左右实现平稳过渡。

如何规范?今年5月,《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在修订后公布,这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颁布实施的第一部教育法规。《实施条例》第七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也不得转为民办学校”,同时明确“地方政府不得利用国有企业、公办教育资源举办或者参与举办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实施条例将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这意味着,名校办民校两年内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目前全国已有多地全面喊停名校办民校。重庆明确多所“公参民”中学转为公办。7月28日,河南省淮阳第一高级中学递请《淮阳一高关于学校捐献报告》,拟将学校整体捐献给政府,以回报社会。

民办校自己也在“瘦身”。湖南、江苏、四川等地纷纷调减民办中小学的在校生人数。

名校办民校一度十分火热,为什么会被断然叫停?

所谓“名校办民校”,就是公办中小学名校充分发挥自身的师资、管理、品牌优势,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按民办的模式收取学费。

这种模式曾发挥过一定作用。一方面,在一些财政困难地区,名校办民校缓解了当地政府财政投入的压力,促进当地教育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市场对优质教育资源有着巨大需求,名校办民校在各地遍地开花,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让有更高需求的家长有了更多选择。

但是,这一模式在实践中也暴露了很多问题。

核心要害在于,名校办的民校对公办学校形成不对等的竞争。这些学校握有“名校”的品牌优势,又因为其所谓的“民校”性质,在自主招生、考试招生以其收费方面享有不少特殊权利,自然让众多家长趋之若鹜。

具备这些优势之后,名校办的民校可以在招生中“掐尖”,可以收取较高的费用,不知不觉间形成虹吸效应。不但家长们削尖脑袋也想要把自己孩子送进这些学校,甚至从事义务教育的老师们也把这类学校视为自己理想的就业地。

名校办民校的火热,挤压了公办学校的空间,还催生了义务教育的逐利化。

义务教育公办为主,这是各国通例,因为义务教育必须坚持公益。但是名校办民校独领风骚,传递的信息是:只要有钱就能上好学校。这一模式和地产商的结合后,让逐利化更趋严重。而社会上的教育焦虑情绪,不能不说这一模式应该负有部分责任。

义务教育不能逐利,名校办民校当然就要叫停。

有论者认为,此番政策转变过于突兀。其实,如果具有宏通的视野,就会发现,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不但不孤立不突兀,而且具有一体性和连贯性。治理校外培训,严打炒房,到现在叫停名校办民校,背后都贯穿着一个逻辑:不能允许恶意推高社会焦虑,必须让年轻人看到希望。

名校办民校势在必停,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困扰。首当其冲的,便是“公参民”学校的教师待遇和编制问题如何解决,另外师资的变动会不会影响在校学生的利益?最终如何实现平稳过渡,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智慧。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彭小菲

相关阅读
9成义务教育随迁子女在公办校就读或享受政府购买民办学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21
规范后的民办义务教育如何走好下一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03
北青快评|规范后的民办义务教育如何走好下一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02
教育部等三部门:优先补齐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短板
中国新闻网 2021-09-23
名校冠名,一挂就灵?新通知:不再审批新的“公参民”学校
经济日报 2021-09-05
八部门发文规范“公参民”:公办校2年内退出参与举办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8-25
民办义务教育控制在5%以内,民办小学初中何去何从?
搜狐教育快讯 2021-07-14
教育部将全面规范“公参民”办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5-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