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Qing调查|袁崇焕祠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逝世 女儿已同意传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8-14 20:51

2020年8月12日13时50分,袁崇焕墓祠第十七代守墓人佘幼芝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从1630年一代名将袁崇焕含冤受磔至今,佘家为袁崇焕守墓整整390年。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到,佘幼芝逝世后,位于广东东莞袁崇焕故乡的袁崇焕纪念园发布唁电,致以沉痛哀悼,北京明代民族先烈袁崇焕墓也敬献了鲜花。另据了解,佘幼芝老人女儿焦颖已同意成为第十八代传承人。

墓祠因疫情未开放 佘老上次回来还是一年前

袁崇焕墓祠位于北京市崇文区东花市斜街,位于广渠门中学对面,本家润园小区内。沿小区大门进入后径直向前就可以看到绿树阴凉之下的袁崇焕墓祠外墙和砖门,周围有一些小区居民坐在砖门旁打牌、聊天。墓祠中心的院落大门锁住,因为疫情影响暂未对外开放。

小区里的居民无人不知袁崇焕墓祠和佘幼芝老人,不过因为佘老从2002年就已经搬离袁崇焕墓祠,住到了金鱼池附近,所以很多居民对她近年来的状况并不熟悉。

墓祠内值守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他是昨天从其他工作人员那里得知佘老过世的消息。佘老年岁已高,近年来很少再来墓祠,偶尔来的几次也都是坐着轮椅,要么是清明和东莞袁崇焕纪念园的工作人员一起来这里祭奠袁崇焕将军,要么就是陪同媒体记者采访过来讲解。据他回忆,上次佘老过来还是2019年的清明节。

袁崇焕墓祠平时对外开放可供游客参观,门票2元。去年文保部门对袁崇焕墓祠进行了修缮,将漏雨的房顶进行了修补,但随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修缮验收工作推迟,因此便一直没有对外开放。

在袁崇焕墓祠院内有一个小房间,就是佘老的办公室,在2002年袁崇焕墓祠正式对外开放前,佘幼芝一家曾在此居住63年。这里也是佘家390年来坚守传承的见证地。

佘家守墓390年整 佘幼芝奔走重修袁崇焕墓祠

袁崇焕是明末一代抗清名将,广东东莞人,崇祯皇帝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被委以重任,多次击退满清皇太极部进犯,解京师之围。皇太极后使反间计,崇祯帝信以为真,于1630年9月22日将袁崇焕以极刑凌迟处死,家人流放三千里,并下令将其头颅悬挂在广渠门外示众。

当晚,其部下一位姓佘的义士冒死将首级盗出,掩埋在自家后院——地处北京广渠门内的佘家馆街,被称为广东义园,此后佘家隐姓埋名为袁崇焕守墓。至清乾隆年间,袁崇焕冤案得洗。经后世明察暗访发现,这位“佘义士”正是佘幼芝先祖。

佘幼芝是从第16代守墓人的伯父处传承下来,自小她跟在伯父身边,听袁崇焕的故事,了解到佘家世代相传的家族过往。佘幼芝说,先祖临死前曾给后人留下三条遗训:自己死后可埋于袁大将军一侧,与大将军永远相伴;袁大将军为国家而无后代,佘家人一定要世代相传为大将军守墓,不准回广东故里;佘家后人永远不许为官但必须读书,读书可知史,可明礼。

自此之后,佘家后人世世代代居住在北京的袁崇焕墓祠中,一守就是17代,至今整整390年。

1952年北京进行旧城改造,佘幼芝的伯父通过民主人士上书毛泽东主席,得到了毛主席关于保护墓祠的亲笔批示。

1978年,为了修复在文革中被破坏的袁崇焕墓祠,佘幼芝四处奔走,将整理的资料上交给多个部门呼吁。1984年,袁崇焕墓祠被定为北京市级保护文物。1990年,袁崇焕墓碑重新立了起来。1992年政府部门出资修复袁崇焕墓祠,那年清明节修葺一新的袁崇焕墓祠迎来人们的祭奠。那天,佘幼芝剪去蓄了十几年的发辫,她说自己曾发誓一天未修复袁崇焕墓祠,就一天不剪头发。

袁崇焕墓祠正式对外开放后,因文保单位中不能使用明火,2002年,佘幼芝一家泪流满面的离开了祖辈相依四个世纪的袁崇焕墓祠,搬到了金鱼池小区居住。

儿子骨灰葬于东莞袁崇焕纪念园 女儿已同意传承守墓人

2003年,袁崇焕故乡广东东莞修建了袁崇焕纪念园,邀请佘幼芝老两口南下为袁崇焕守衣冠冢。佘老儿子焦平考虑到父母年事已高,表示自己愿意代父母南下。当时,焦平在苏州工作,女朋友是来自吉林的朝鲜族姑娘,其希望带着女友一起南下执行守墓使命,为取得女方家长的同意,焦平赶赴女友老家吉林。却未曾想到,6月4日在吉林舒兰,因一次意外车祸而离世,年仅28岁。

焦平的骨灰后来被安放在袁崇焕纪念园内,袁崇焕衣冠冢旁也立有焦平的雕像,佘幼芝给儿子改名为“佘焦平”,让他作为佘家后人守下去。

广东东莞袁崇焕纪念园有关负责人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袁崇焕纪念园每年清明都会组织到北京袁崇焕墓祠(即广东义园)祭奠,每年佘幼芝老人都会一同前往,即便是这些年来老人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不佳,仍旧坐着轮椅坚持祭奠袁崇焕将军。

据袁崇焕纪念园方面介绍,如今,佘幼芝老人因病离世,其临终前将守墓责任传承给女儿焦颖,女儿也已同意完成佘老传承。

佘老在世时,曾有两个心愿,其一是希望能够回到袁崇焕墓祠居住,但考虑到墓祠为文保单位,且老人年事已高生活不便,因此最终未能如愿。其二是希望袁崇焕墓祠能从小区里独立出来,这样更便于来往游客参观。

“我们接触过的佘老可以说是当今的一股清流,老人不计虚名不贪金银,一心想把袁崇焕墓祠做好,希望能将这袁崇焕和佘家忠义精神传承下去。”袁崇焕纪念园有关负责人说。

北京明代民族先烈袁崇焕墓祠李所长介绍,目前袁崇焕墓祠由文旅部门和佘家共同管理,文保工作主要由文旅部门负责,除了对袁崇焕墓祠进行修缮外,还增加了防火、防爆的设施,不过墓祠院内仍为佘家保留了办公室。李所长个人认为,至于佘老去世后袁崇焕墓祠如何管理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与佘老的家人详谈,待佘老丧事料理完毕后,会在尊重佘家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沟通墓祠保护和发展的具体方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子渊
编辑/白龙

相关阅读
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传承文明
人民日报 2023-08-18
南京高淳一家三代人守护烈士墓77年:将抗日英烈精神传承下去
扬子晚报 2022-09-30
随笔|热闹的双井拥挤的故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8-09
寻访|北京松坡图书馆: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04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
北京日报 2022-04-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