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万名“法律明白人”活跃在巴蜀大地
法治日报 2025-01-21 11:31

近年来,四川省将“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作为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推动其积极融入新时代基层治理新格局。截至目前,全省已经培养认定“法律明白人”19.3万人,已实现平均每个村(社区)培养“法律明白人”超5名。全省“法律明白人”年均参与法治宣讲10.3万余场次,参与调处矛盾纠纷7.9万余件次,预防纠纷6.5万余件次……有力促进了基层依法治理提质增效。

普法路上的“宣传员”

“绿色森林人类宝,群防火灾很重要;违规用火隐患大,责任不小害全家。”这是广元市苍溪县“知客”、“法律明白人”李勇向记者演示的一段普法顺口溜。

广元地处川北秦巴山区,偏远乡村多,群众居住分散,普法人员紧缺。广元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深挖乡村“知客”(原意为“帮主家招待宾客的人”)资源,将其培养为“法律明白人”,创推“知客说法”品牌,探索出一条山区法治乡村建设的新路径。

“知客”用“接地气”“冒热气”的小段子和“沾泥土”“带露珠”的顺口溜把“法言法语”转化成“乡音土话”,让群众乐意听、能入心、记得住、用得上,打通基层普法“最后一米”。

“‘法律明白人’来自基层,其生长背景、受教育程度各不相同,通过培训让他们提升履职尽责能力是关键。四川持续完善‘法律明白人’培训机制,通过明确内容、细化方式、规定课时、强化师资、落实阵地和课程教材保障,建立‘法律明白人’培训体系,进一步提升‘法律明白人’法治素养和履职尽责能力。”四川省司法厅有关负责人说,从2022年起,四川全省每年举办省、市、县三级“法律明白人”专门培训班近1600场次,培训超20万人次。

矛盾纠纷的“调解员”

去年11月,绵阳市盐亭县黄甸镇长乐村村民杜某和邻居之间发生矛盾,通过村里“法律明白人”张明玲的及时调解很快得到化解。

“对症、及时,是我们的最大优势。”张明玲介绍说,借助“地熟、人熟”的优势,每隔一段时间,她都要到负责的村社走走、看看。

张明玲以前经常会遇到群众因为不懂法而吃亏的事。比如,在一些土地承包、邻里纠纷上,因为不懂法,矛盾升级和“错上加错”的事情不在少数。

如何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近年来,盐亭县司法部门结合盐亭实际,在全县254个行政村(社区)选拔出1270名有一定文化基础、品德良好、服务热情的干部、群众、致富能手等人员,组成“法律明白人”服务队伍。为提高队员的法律服务水平,盐亭县定期组织法律培训,内容涵盖宪法、民法典、刑法等专业知识和针对农村易发生纠纷事件的定制课程。

“截至目前,超1000余名‘法律明白人’扎根乡镇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宣传法律知识、化解基层矛盾。”盐亭县司法局有关负责人说,这些“法律明白人”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将生硬的法律条文转化为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这让大多数基层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

化解矛盾,让当事人握手言和,这是四川培养19.3万名“法律明白人”、实现“法律村村通”的生动缩影,通过让“自己人”调解“自己事”、以“法律明白人”带动村民学法用法,将村里的矛盾就地解决,为推动法治乡村建设画上一道亮丽的“枫”景线。

基层治理的“推动员”

“快要过年了,大家一定要和和气气、遵守村规民约,营造一个良好的乡村环境,吸引更多人来我们年画村耍。”岁末年初,绵竹市孝德镇年画村年味渐浓,“法律明白人”付铭忠挨个叮嘱村民。

年画村由射箭台村、大乘村等合并而来。“刚合并那会儿,大家很难融入到一起,经常因为一点小事产生矛盾。”付铭忠回忆。随着建设力度的加大,村里年画作坊、年画销售、年画培训等年画产业发展起来,大家也渐渐意识到,和美的村容村貌才能带来更好的发展、吸引更多游客。

为了在村内形成自觉守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年画村编写了村规民约12句,后又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深挖绵竹年画资源,绵竹市司法局创编《民法典绵竹年画绘本》《“法律七进”绵竹年画释法》等,并以年画作坊为载体,通过体验绘制法治年画的方式,提升群众法治文化素养。一系列举措之下,年画村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2021年3月被评为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放眼巴蜀大地,扎根于基层、活跃在群众身边的“法律明白人”化身普法路上的“宣传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基层治理的“推动员”,在法治的沃土上辛勤耕耘,书写着一个个基层社会治理的鲜活故事,助力基层依法治理提质增效。

文/马利民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