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拜登任内最后一个工作日,当地时间1月17日,拜登政府发布提案,以收紧针对低价值进口商品的“最低限度”免税门槛。
对低价值小包裹设置豁免,历史上本为减少美国民众从国外带回旅游纪念品的麻烦。目前,800美元以下商品进入美国无需缴纳关税或某些税款;而据更新后规则,“受到特定贸易和国家安全行动约束的”低价值商品将不再符合豁免条件,且小包裹托运人也将被要求填写包裹内容等表格,以申请豁免。提案生效还需经过一定程序与时间,但意图十分明确,“剑指中国电商和商品”。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商类App发展迅速,也就成了拜登政府的“眼中钉”。此番发布提案,以安全之名收紧豁免政策,再舞关税大棒,也属老戏码了。
拜登将于当地时间1月20日正式卸任。以常理论,交接期需确保政局平稳,不宜密集出台政策。可拜登政府却争分夺秒,忙于赶工。1月13日,还出台了新的人工智能芯片及参数管制规定,中国处于最严第三级,“美国公司不能向其出口相关先进芯片”。动作频频,意欲何为?
其一,保留政治遗产,营造“强势”形象。拜登任内,一直把中国定义为“首要威胁”“第一挑战者”。对华脱钩战略接二连三,“打中国牌”更成为一种政治正确。4年打压遏制似乎意犹未尽,将各种制裁、调查、提案之类在离任前全部抛出,也有绝不把任何一件可能的“功劳”留给特朗普之意。
其二,针锋相对,给特朗普挖坑设障。比如,特朗普主张结束俄乌冲突,拜登则加速对乌援助、忙不迭送上大礼包;比如,特朗普曾表示希望通过法案提高或取消美债上限,而拜登签署的短期支出法案,偏偏删除了这部分内容;比如,特朗普前脚宣布成立“政府效率部”,推动美国公务员回归办公室、减少雇员人数并削减开支,拜登后脚便一次性与42000名美国社会保障局员工签署协议,允许数万名美国公务员居家办公,直到2029年……
权力交接期的种种操作,不由让人回想起四年前,特朗普也曾毫不手软地为拜登“挖坑”。两党轮流坐庄、彼此拆台,政策来回变动、无视国计民生,似乎成为一种惯例。
四年来,世界头号强国颓势明显,拜登政府内政外交表现槽点满满,政治极化与社会撕裂日益严重。可拜登仍在吹嘘,“美国在其领导下恢复了全球领导地位,为全球留下一个更强大、更可信的美国”。循环往复的政治游戏看不到终点,这种强行挽尊的话术,还能维系多久呢?
文/杜梨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