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轻点难替笔尖深耕
人民日报 2024-12-15 09:30

步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经历了诸多变革与创新。

语音识别技术解放了双手,让文字输出瞬间完成;输入法的智能联想功能,实现了由字到词再到句的打字效率升级;智能翻译软件冲破语言壁垒,为跨语言沟通交流开辟新路径……技术的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世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还需要执着于手写汉字吗?

文字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是记录时代、交流情感和绵延思想的重要载体。从神秘抽象的结绳刻甲到古朴雄浑的钟鼎篆文,从纸张之上的墨香晕染到活字印刷的批量复制……汉字,历经数千年风雨,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流光溢彩的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离不开这横竖撇捺的支撑。

“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同甲骨文没有根本区别”“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确保各民族青少年掌握和使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语言文字工作尤其是汉字在传承中华文明中所发挥的作用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触屏时代,文字书写和传递瞬息完成。屏幕里“对方正在输入”的提示,取代了曾经手写信件的“展信舒颜,见字如晤”;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课堂笔记,渐渐被电子文档中条理清晰、可随时修改的记录替代。但提高效率的同时,提笔忘字的困扰也随之而来。当前,中小学生书写姿势不标准、笔画笔顺不规范、非纸笔化书写导致书写能力弱化等现象较普遍。一些中小学课堂上,幻灯片课件多了,黑板板书少了;电子作业多了,手写作业少了。面对这样的情况,面向未来的书写教育,须把握三组关系。

历史与现代的关系。拉长时间的维度,书写的演变始终与现代社会的革新紧密相连。纸和笔的发明让书写变得普及,印刷术的出现让文字传播速度空前加快,互联网的兴起更是引发了信息革命。与传统方式相比,智能书写工具能精准分析笔画形态,为学生提供一对一即时反馈;书法教学软件汇集海量名家字体,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多元的字体范例和书写技巧讲解。因此,规范汉字书写教育,既要立足数千年华夏文明的璀璨瑰宝,也要增强数字赋能,探索现代技术手段助力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新模式。

技巧和人文的关系。一撇一捺写成人,书写教育不仅是技巧传授,更是文化与精神的传承。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终成一代大师,其书法作品《兰亭序》成为传世经典。颜真卿怀着对安史之乱的愤懑、对侄儿离世的悲痛,一笔挥就《祭侄文稿》,彰显出深厚的家国情怀、民族风骨。书写教育,教的不只是结构笔顺。见字如见人,每一笔的起承转合,都蕴含着对美的追求与欣赏,每一字的间架结构,皆彰显着为人处世的态度与风范。

书写教育与学科教育的关系。识字写字,是学生系统接受文化教育的开端,对培养中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审美能力和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语文学科中,书写与识字、写作、表达息息相关;在美术学科中,书写可与绘画、设计相结合,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数学、生物等学科中,规范书写是逻辑思维清晰呈现的外在表现。应鼓励各学科结合实际加强规范汉字书写教育,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利用课后服务等时段开展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确保每天有一定时间用于写字训练。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就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作出部署。指尖轻点难替笔尖深耕,汉字记录了诸子百家争鸣时的思想碰撞,见证了兼收并蓄的大国气象传遍四方,必将继续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文/吴丹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