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患者挂不到的专家号,为何“陪诊师”能挂到?
工人日报 2024-12-07 09:02

今年9月,辽宁沈阳小刘的母亲感觉胸闷气短,小刘想带母亲到医院,但无奈人在外地,不方便回去。小刘通过社交平台联系了一位陪诊师,价格为半天199元,全天299元。

陪诊师在询问小刘母亲的病史后,建议挂心脏或者肺部相关门诊,并推荐了当地一家知名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一位专家。但小刘在该院公众号挂号页面看到,第二天心内科及心脏康复门诊的普通诊和专家诊均显示“号满”。小刘将情况告诉陪诊师,对方却表示,他能帮忙挂上该院的一个知名专家号,服务费300元,专家门诊费36元。

陪诊行业的兴起,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特定人群就诊时的陪伴需求。今年7月,河南统计局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催生巨大的就诊和陪诊需求,90%以上的就医对象会因无法独立就医或家人工作繁忙、难请假或请假成本太高,选择陪诊服务。

作为一种服务新业态,陪诊师的出现是以陪伴病人、代跑腿为主营业务,现在为何能代挂别人挂不到的名医号、专家号?

部分患者有代挂号需求

在沈阳做陪诊的小何告诉记者,找他陪诊的患者,多数有代挂号需求,尤其老年患者。“他们之所以找陪诊,要么是不方便去医院,要么是自己不会挂号,或者挂不上专家号,想找专业的人代挂。还有一些外地患者,到大城市就是想看名医,也有代挂号需求。”

小何表示,帮患者代挂号时,如果号源不紧张,通常不额外收费。但如果医院系统显示没号,患者又想尽快就诊,他也能“动用特殊手段”,即与黄牛合作,只是要额外收取挂号服务费,价格一般300元~600元不等。

“先告诉黄牛想挂的医院和科室,甚至具体的医生,他们根据医生知名度开出价格,我们在此基础上加价。指定医生的号价格较贵,有的高达数千元。”说着,小何还向记者展示了他最近一次与黄牛的交易记录,是帮一位患者挂辽宁某中医院心血管内科知名专家的门诊号,黄牛要价800元,不含挂号费,他向患者收费1000元。

据小何介绍,与黄牛合作的陪诊师不在少数。陪诊业务忙不过来时,他们还会将单子转给黄牛机构,从中获取返利。

在北京工作的范先生,是一位兼职陪诊师,他的主要业务聚焦在北京某家知名医院,原因是“之前在这家医院工作过,现在本职工作不忙时,就到医院做陪诊,赚些外快。”范先生直言,在这家医院,他不仅能挂别人挂不上的专家号,还能帮患者办理加急检查、加急住院等。

陪诊师是怎么挂上专家号的

患者挂不上的专家号,陪诊师是如何挂上的?据小何了解,医院抢号类似抢火车票,有的患者挂了号可能会退号,与其合作的黄牛通过技术手段不停刷新挂号系统,能第一时间刷到这些退号。

“另一种方式是,医院放号时我们先用‘自己人’的身份信息挂上部分知名医院的知名专家号,如果患者有需求,再倒号,患者没需求时,可以将号转给同行。反正都能挣钱,号不会白抢。”长期从事医院代挂号工作的马克(化名)透露,他的很多业务是来自各地的陪诊师。

马克不仅清晰记得北京各大知名医院的放号时间,连业界公认的北京最难挂的10位专家号,也能脱口而出。他还表示,自己手里有不少患者的身份信息,每天囤号时会使用数十位“自己人”的身份信息,挂号成功后给这些人50元或100元作为回报。

记者了解到,范先生的商业模式是“与医院内部人员联系”。“如果医院内部有人,可以找专家加号。一般的加号或者加急检查,只需要打个电话过去。”他还强调,不熟的患者他只帮忙挂号,不办加急住院,原因是“医院要求谁的关系谁签字,医生也要承担一定风险,所以都很谨慎”。

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睢素利认为,随着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未来,陪诊需求量会进一步扩大。但目前来看,陪诊仍属于新兴行业,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和管理规范,入行门槛低、人员素质不高,导致黄牛乱象滋生。

引导陪诊行业有序发展

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华卫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邓利强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陪诊师通过技术或其他渠道代挂号,并额外收取费用,破坏了就医公平,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陪诊师本身也是黄牛、号贩子。

邓利强说,从陪诊行业角度看,之所以黄牛乱象滋生,一是陪诊人员受利益驱使,二是目前行业缺乏规范管理,没有专门的文件对陪诊师的职责范围进行划定。

睢素利指出,陪诊师与黄牛的区别在于前者通过提供陪伴、跑腿等具体服务,获取合理费用,后者是利用技术或利益输送等非法手段,赚取高额利润。

为打击陪诊行业的乱象,睢素利建议,首先,医院应补住挂号系统漏洞,严格实行实名认证制,在挂号系统设置自动识别黄牛号功能。其次,医院要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培训。患者也应意识到与黄牛交易存在经济损失、信息泄露风险,应通过正规渠道挂号就诊。

为净化医疗秩序,近年来,一些地方对医院“号贩子”违法乱象严厉打击。今年9月,北京海淀警方对恶意抢占优质医疗资源问题重拳出击。此前,也有医院与当地公安部门合作,揪出号贩子团伙。

“少数陪诊师与黄牛‘混合’,根本原因还在于优质医疗资源紧缺。”邓利强进一步建议,应逐渐完善双向转诊制度,鼓励基层首诊和基层转诊,压缩黄牛、号贩子生存空间。与此同时,加强医院志愿服务体系建设,降低患者对院外陪诊的依赖。

“更重要的是,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陪诊行业服务规范,明确陪诊人员和机构的服务内容、职责范围、收费标准、服务质量评价等,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邓利强说。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为职业陪诊师划定清晰的行为边界
工人日报 2024-12-10
北青快评 | 应尽快堵上陪诊师变“黄牛”的通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07
挂不到的专家号,为何“陪诊师”能挂到?
工人日报 2024-12-07
加强首诊和转诊!接诊医师要为患者提供转诊服务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1-27
患者“一号难求”,为啥黄牛能挂上?揭开背后黑色产业链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1-27
市场鱼龙混杂!这些“陪诊师”怎么成了号贩子?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9-24
工人日报关注:医院共享床位能否解决住院难题?
工人日报 2024-08-17
北京市所有社区医院均可提供预约转诊服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