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巨灾风险管理 开发迭代适合中国国情的巨灾风险模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0 18:08

10月19日,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共同承办的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推动巨灾保险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发挥保险防灾减灾救灾作用”平行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与会嘉宾聚焦巨灾保险,分享巨灾风险管理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实践经验,共同探讨如何通过保险的力量,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挑战,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再保险监管司)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要全面加强巨灾保险前沿研究,总结国际经验,梳理各地试点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巨灾保险理论;要稳步推进地方试点,不断完善居民住宅巨灾保险,支持有意愿地方政府通过巨灾保险共同体开展巨灾保险试点;要不断丰富风险分散渠道,鼓励国内再保险公司加大对巨灾风险支持力度,利用全球再保险市场分散风险,探索新型巨灾风险分散方式;要夯实行业发展基础,推动行业建立风险数据库,开发迭代适合中国国情的巨灾风险模型。

在成果发布环节中,首先,北京市气象局和人保财险北京市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建立气候保险北京服务中心,共同打造气候保险风险减量服务模式的北京样板。

“保险业服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示范区暨气候保险北京服务中心赋能门头沟区巨灾风险减量管理行动”正式启动。为完善区域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北京市门头沟区实施了“保险业服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示范区”试点建设工作。北京市气象局与人保财险北京市分公司也将依托气候保险北京服务中心,通过构建风险减量服务闭环,助力门头沟区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在接下来的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袁佳双表示,未来金融气象服务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发力:一是发展巨灾保险气象服务,特别是要面向中长期的极端天气;二是丰富气象保险的应用场景,逐步扩展到敏感行业;三是精细化农业保险的气象服务;四是建立保险业风险减量气象服务体系,做到更好的保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副主任吴健针对地震巨灾保险模型的构建指出,需要引入对我国地震的活动规律和致灾过程的科学认识,充分吸收近年来国内地震破坏案例最新资料和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采用以物理手段为主的技术路线,而不能仅靠传统的统计手段来建立模型。

瑞再集团中国区总裁尚卓博通过对全球巨灾保险市场的观察,以及各国巨灾保险政企合作的案例分析,对于中国的借鉴意义提出思考。一是需要努力获得更高质量的数据,在数据的颗粒度、透明度以及可获得性上不断完善,从而更好地进行风险评估。二是需要可持续且稳定的财政政策支持以及更多元化的巨灾保险产品和应用技术来支撑风险评估开展。

巨灾保险共同体主席、人保财险执行董事、副总裁降彩石表示,中国在巨灾保险方面的创新体现在各地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巨灾保险试点工作,具有地方特点的区域性巨灾保险制度试点创新持续深化,保险行业结合地区的风险特征,因地制宜设计一地一策的保险方案,研究开发覆盖不同类型的实赔型、指数型、综合型等多种巨灾保险产品,为各地提供更为全面、更加灵活的巨灾风险保障。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方伟华介绍了中国多灾种巨灾风险特点,分析了目前财政与金融支撑巨灾应对的特点和经验。他指出,目前巨灾保险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保费支出,希望未来各级政府承担根据事财权和财权相匹配的原则,进一步厘清巨灾保险的责任体系。

JBA Risk Management科学主管Paul Young通过视频连线与大家介绍他们的洪水灾难模型,可以将洪水灾害图与极端事件资产的位置和资产脆弱性的信息相结合,量化一系列的损失,更好地应用在保险和再保险领域。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蔺丽爽
编辑/田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