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过来人,你会推荐别人学医吗?”在第7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医生陶勇等10名医生接受记者采访,谈他们如何看待“医生”这个职业。据生命时报报道,曾遭遇重伤的陶勇医生表示,如果可以重新选择,还会选择学医;北京友谊医院宁晨大夫则表示:“学医其实是不应该劝的,如果你有对人类的关爱,学医可以让你找到人生的光辉。”
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主题是“崇尚人文精神,彰显医者仁心”。几名受访医生说的“为了给大家看病”“为了关爱人类”,就是崇尚人文精神的真情流露。医学人文是医学的核心精神,是“杏林春暖”故事的现代版本,是以病人为本、从人性出发,时刻关心关爱患者的医者仁心的写照。正是因为共同秉持这一价值观,一代代医护人员才会加班加点、精益求精,在无影灯下一站就是几个、十几个小时;才会在任何场合遇到休克或病倒的路人,都毫不犹豫冲上前去、出手救人;才会在工作繁重乃至遭遇病人和家属的误解时依旧坚守岗位;才会在非典等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灾害事故发生时逆行冲锋,全力以赴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
当医生首先要有一颗仁爱之心,要有见不得病人受罪的慈悲心怀,要有穷尽自己能力和办法去救治的使命感。因为人文精神,冰冷的手术台和令人生畏的病房都有了温度。“治心何日能忘我,操术随时可误人”,不仅手上有技术,而且心中有情感,这是独属医者的真诚和温暖,是无数患者需要的关爱和力量,更是国家医疗体系最宝贵的财富。在谈及对医生职业的感受时,陈可冀院士说,“一名好医生,首先是好人”;张志愿院士说,“机器先进,但不能代替医者温暖”;黄荷凤院士这样阐述:“医者不仅要救死扶伤,更该有一颗仁爱之心。仁爱之心体现在我们对患者的关怀、对患者家属的关注,留意每个治疗阶段中他们身心的变化,并对此给予一定的关心。有时候一句问候,患者以及家庭可能会记一辈子。一个真正优秀的医者,一定是兼顾技术与温度的,能够在生理和心理上同时治愈患者。”这是身为大医的深切感悟,也是对年轻一代医护人员的殷殷寄语。所谓医者仁心,正是人文精神和医学精神的完美融合。
患者以性命相托,良医必全力以赴。医生与患者是天然的利益共同体。值得指出的是,人文精神不只是从医生心里流淌出来,也应该成为全社会对医生的基本保障。在倡导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同时,还应该倡导对医护群体的人文关爱。医生是每个人健康与生命的守护者,守护好身边每名医生的平安,就是在守护“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救人理念,守护医者“以人为本、杏林春暖”的人文精神,守护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因为敬畏每个人只有一次的生命,因为爱护把生命交付给自己的患者,一代代医务工作者将人文精神薪火相传,在治病救人的点点滴滴中彰显大爱无疆。祝每位医务人员节日快乐,希望有更多的人选择学医。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