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做一个“学习型人”
帆书樊登讲书 2024-07-31 22:00

作家采铜在读《四世同堂》时,看到书中有段描写提到了“景泰蓝”。

他觉得这个词虽然经常见,但它的模样却模模糊糊。

于是,他仔细检索后发现:景泰蓝竟然不是瓷器,而是种金属工艺品。

他觉得很有意思,就发了一条朋友圈:

“一不小心,这件珍贵的景泰蓝花瓶被我砸到了地上,摔得粉碎。”——这句话是错的,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评论五花八门,但只有两成的人说出了正确答案,他不禁感叹:

我们的头脑里有多少似是而非的知识和概念,而我们对此竟然全无察觉。

哲学家阿甘本曾分析过“学习”一词的词源,它的词根原本表达的意思就是“撞击、冲击带来的震撼”。

如果你很多年没有被震撼了,说明你一直活在自己所熟知的经验里。

而真正的高手无论何时何地,早已把学习当作一种本能。

一、学习力正在升值

“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陈寅恪曾被戏称为“三无教授”:

一无学历、二无作品、三无经验,学历只有中学文凭。

但他也被公认为中国三百年才出一位的大师。

因为他在西方各大名校累计留学十七年,虽然没拿到一个文凭,却掌握了二十多种语言,还学习了数学、物理、资本论等。

侄子曾问他:您在国外留学十几年,为什么没得一个博士学位?

陈寅恪说: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专题束缚住,学习其他知识就没空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学到知识。

为学术不为学位,为知识不为名利,这可能就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原因。

唯有保持学习力,才是一个人最大的竞争力。

博主@尘晓 大学毕业进入职场后的几年,事业很不顺利,行业内卷严重,压力大事务多。

另一方面,公司依然每年都有新进的应届生大学生。

但是她利用下班时间大量学习,后来还开始做自媒体,成了有30万粉丝的博主。

不仅有了自己喜欢做的事和副业收入,还学会了投资。

持续学习让她找到了人生新的航向,也链接到了新的机会。

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稍不留神就会错过很多机遇。

而那些能抓住风口的背后,不过是普通人利用学习力实现了认知突围。

没有人能够像先知一样完全预测事物发展的走向,而最先感知到的也一定是那些最敏锐、最有学习意识的前5%的人。

二、学习力就是底气

在古代,缮写士、抄书师都一度是非常体面的职业。

但不过短短百年,这些职业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与此同时,又有了字体设计师这样的工作。

生活的常态就是不确定。

有人提前规划布局,不断跨界学习,深挖自己人生的护城河;

有人则害怕面对不确定,一直在等,等待奇迹出现、等待好事发生,等待事情到无可挽回的那一步,再破罐子破摔。

自媒体人九边曾讲过一个真实故事:

几年前他所在的产品线业绩逐渐下滑,他的导师咬咬牙从研发岗转到了市场。

一开始业绩也不行,然后不断调整策略,业绩逐渐拔尖。

后来他和几位销售人员一起辞职,做了公司的代理商,这几年做的还不错。

另一位前辈尽管意识到船已经不稳,但还是挺到了船沉的这一天,最终被辞退。

之后也去找过几份工作,但待遇都不如人意,已经在家待了好几个月。

我们曾经接受了太多的确定性教育,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公司做一个好员工,人生按部就班,没有冒险没有风浪。宁愿忍受不断重复的工作之苦,也不愿意吃主动学习提升的苦。

就像《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杰说的:

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的更快。

唯有持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打败平庸。

三、学会提升学习力

曾经看到一段话:

绝大部分人一辈子也没有主动努力过,只是被动地接受生活的摆布;

过一天算一天,处处被生活蹂躏,那叫辛苦,并不是在奋斗。

危机来临的时候,并不是谁财富规模最大谁先倒下,而是谁最脆弱谁受伤害最大。

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把学习力变现成面对不确定的底气:

1. 做一个“学习型人”而非“整体型人”

整体型人则将成败归结于与生俱来能力水平,认为智力和技能都是一个固定的整体。

而学习型人则认为可以通过努力循序渐进的从新手成为大师。

在他们眼里,失败不是一场危机,而是一个机遇,每一次挫折都会让他们走得更长远。

2.学会使用复杂工具

为什么现在搜索引擎这么发达,我们还是需要不断读书?

因为它本质上还是一个工具,如果不会使用工具,连搜什么、在哪里搜都不知道。

更进阶一点,一个仅仅会“熟练使用Office”的人,和一个会“使用SQL数据库、建模工具”的人,做事的结果是有本质差距的。

不仅要会使用工具,还要懂得用复杂工具帮助自己解决问题,才能效果加倍。

3.构建自己的思想大树

学习可以碎片化,但知识必须体系化。

开会时领导突然提问,大脑一片空白,讲出来的东西自己都觉得不知所云;

跟不讲道理的人发生争执,明明是对方理亏,自己却被怼的一句话说不出来;

写材料想用一个论点,明明记得好像在哪里看过,却怎么也找不到。

在这个时代,我们不缺信息,缺的是组织。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需要用逻辑构建自己的思想之树。

给自己的技能、工作、生活等各方面情况创建知识库(思维导图、印象笔记、甚至纸质笔记),将新接收的优质信息沉淀进去,不断更新迭代。

一个优质的知识体系不仅能帮我们节约注意力,跟能在熟悉后快速调用。

4.从最简单的动作开始

向好之心人人有之,但也别用不切实际的目标为难自己。

下楼走5分钟,先舍弃1件物品,每天看2页书,给自己一个简单的开始。

当你一旦开始,一切皆有可能。

一件事坚持了一两百天后,就会变得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一年以后,可能不做这件事就浑身难受。

双料冠军茨维金在一次夺冠后曾说:

不可否认亚军是一个不错的运动员,但我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思想者。

想要及格很容易,想要卓越很难。

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间的差距不是一个巧合,而是巨大的鸿沟。

一个人的精进之路=理想中的我+现实可行的一步。

当一个人将人生当成一场修行,将学习当作一种本能时,便没有什么能使他失败。

从现在开始,就向理想中的自己迈进一步。

作者:林熹文

来源:帆书樊登讲书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夜读|做一个坚持读书的人
温暖的女子 2025-01-14
夜读|做一个不扫兴的人
猫姐能量圈 2024-10-31
夜读|做一个“局外人”
有书 2024-07-24
“化”三件珍贵文物于一身 四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共创《三宝合尊》
中国新闻网 2024-06-30
钟连盛景泰蓝经典代表作展出,“连盛九珍”各领风骚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6-19
夜读|做一个爱自己的人
猫姐能量圈 2024-01-03
北青快评 | 建设学习型社会,让学习成为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5
夜读|做一个不扫兴的成年人
念念沐心 2023-11-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