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属公办本科高校9月起全部开设AI通识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3 07:31

7月2日,北京市教委召开北京市属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工作推进会,会上发布并解读《关于深化高校专业课程改革提高大学生人工智能素养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9月起北京市属公办本科高校一年级将全覆盖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

本科一年级必修人工智能通识课

《意见》中提到,北京高校应抢占人工智能教育先机,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提高大学生人工智能整体素养,建强人工智能领域专业,以辅修专业、微专业、双学位等形式鼓励学生开展人工智能跨学科专业学习,培养社会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

《意见》还明确,本市高校要建设一门市级统筹的全覆盖、分层次、高质量、有特色的人工智能通识类公共基础课,对全市高校、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人工智能理念的推广,增强学生利用人工智能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在智能环境中的适应力和创造力。

“课程采取刚性要求,柔性施策的方式开展。”市教委副主任张耀天介绍,今年在市属公办高校的本科一年级全覆盖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这是一个刚性要求。同时,在刚性的基础上也柔性施策。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柔性施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课程开展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方式,本科一年级为必修课程,建议目前在校的大二到大四年级学生采用选修方式。

第二是课堂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必修课建议使用课堂教学的形式,选修课可以采用自学的形式。“我们统一提供的线上课程,不是简单的‘慕课(MOOC)’,而是融合了能够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展助教答疑、随机测试、作业批改等功能的课程,完全可以实现线下自学,这两种方式也可以相互融合。”张耀天说。

第三是学校自主课程建设与市级统一建设相结合。张耀天介绍,各校可结合自身的人工智能课程建设规划、师资力量和教学基础,自行组织本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的开设。

人工智能通识课注重实践实训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意见》明确,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包括“基础理论”“综合素养”“前沿拓展”“实践实训”四个专题模块。

其中,“基础理论”专题模块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人工智能基本概念,了解人工智能的主要思维和主流研究方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所处的智能时代。

“综合素养”专题模块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基本思维,熟悉应用人工智能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框架,帮助学生掌握人工智能应用实践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适应人工智能场景、掌握人工智能基础工具的能力。

“前沿拓展”专题模块发挥北京高校学科专业多样性、综合性的优势,以人工智能与学科交叉融合为切入点开展教学,形成人工智能在工业制造、金融服务、医疗健康、生物信息、交通运输、社会治理、环境保护、法律服务、媒体娱乐、国防安全等多领域最前沿应用的案例课程库,培养学生面对未来智能化时代解决多学科领域复杂问题的创新能力。

“实践实训”专题模块由高校结合自身学科特色,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创新项目、学科竞赛、实验实训、到企业参观等方式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通过亲身体验人工智能的应用,深入了解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和发展方向,为学生未来创新奠定基础。

“基础理论类课程是所有专业本科一年级的必修课程。综合素养类为偏理工类课程,尤其针对研究开发智能类软硬件系统专业学生设计。前沿拓展类课程是适用于学生根据自身专业选修的课程。实践实训类课程可帮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提升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和实战能力。”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艾新波介绍。

推进复合型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意见》还提出,本市支持高校以经济社会需要、学校优势特色、利于学生成才为原则,重点建设一批人工智能领域专业。不断提高人工智能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及时将新理念、新科技、新案例纳入课程教学之中,实现课程的动态优化调整。加强人工智能领域教材建设,形成数字化教材课件体系。

同时,在人工智能领域专业探索推进本科生导师制,支持有一定基础和潜力的本科生进课题、进实验室、进团队,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基础科研能力。健全完善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支持人工智能领域专业与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人才,鼓励学生创新创业。严格学业标准,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严把学生毕业出口关。 

此外,各高校应进一步优化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动增加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的人工智能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针对本专业应用问题采用人工智能方法,制订初步的智能解决方案,从而提高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引入先进的人工智能教学工具,打造人工智能新型教学场景,建设智能教学平台,完善智慧实习实训平台,强化教学管理服务,在“人工智能+”育人场景下培养高素质的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意见》还支持已经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高校,以辅修专业、微专业形式,面向其他专业学生模块化开设人工智能课程,支持学生开展人工智能跨学科学习。高校应出台人工智能辅修专业和微专业建设管理办法,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统筹建设教师团队,细化实施管理细则,强化资源条件保障。

此外,支持具备条件的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特色,积极开设人工智能+其他专业的双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和联合学士学位项目,鼓励跨校交流合作,开展多种类型的人工智能人才联合培养,创新培养机制,完善管理模式,提升育人水平。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通识教育如何“有益又有趣”
人民日报 2025-01-13
高校纷纷开设微专业,“香”在哪
中国青年报 2024-11-04
高校纷纷开设微专业,教改“试验田”期待多方助力
中国青年报 2024-11-04
人工智能,高校“人人皆学”?
新华社 2024-10-30
新华视点·AI走进生活|人工智能,高校“人人皆学”?
新华社 2024-10-29
天津大学通识课程带学生读懂人工智能
科技日报 2024-10-09
北京高校周末开设小微专业,为何上班族成了课堂主力?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9-23
高校本科新专业,“新”在哪儿?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09-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