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局即人生,人生若打牌。上海作家小饭的新作《打牌》近日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作为牌局高手,小饭的牌技、文技相得益彰。著名的悬疑作家那多曾言:“对我来说,小饭身上的第一张标签是作家还是牌手,是要费一番斟酌的。”那多和小饭成为牌搭子,已经二十年了。他们打得最多的牌类是上海“斗地主”,四人成局,一家打三家,小饭最喜欢成为那个独斗三家的“地主”。那会儿,几个人找一个茶馆坐下来,往往能同开两局,都是油津津的年轻面孔。二十年过去,牌友轮替萎缩,已经不成局了。小饭近年投身新品类——“德州”扑克,听说他成绩颇佳。“斗地主”和“德州”都要通计算和人性,小饭精于此道。
《打牌》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凶案故事,也折射出牌局世界之外的上海。上海近郊因工业现代化改造和城市发展建设,原住民宅基地被拆迁获得赔款。因此很多市民生活悠闲,下班后经常在一起进行一种名为“德州”的棋牌活动。某日,近郊别墅内因聚众赌博被查抄,赌徒曹峰因提前离席而“幸免”处罚。然而当好友们为他庆幸,却在第二天发现他在家离奇地窒息而死……《打牌》,有这样一群把人生中所有重大抉择称之为“赌博”的打牌人——牌局纷纭,赌人生命运者所经历的,才是真正的豪赌。
那多评价,《打牌》作为一部悬疑犯罪小说有着鲜明的小饭特征,“它是非套路的,突破了常规犯罪小说的固定模式。”小饭介绍,小说《打牌》改了三稿,其中最重要的一次修改也是在推理作家协会完成的。“上海有一个推理作家协会,叫做‘暗黑会’,里面有马伯庸、蔡俊、那多等大概十几个作家。我们约定每个月由一个人交出一篇作品,其他人主要负责吐槽,作品里面写得不好,或者说我们明显觉得可以改进的地方。我们这个协会里面保持作风和传统,已经有四到五年了,基本以否定为主,以提意见为主,偶尔会帮你,看你实在不高兴,我们再夸两句。
具体到《打牌》这部小说,协会中的一大半人是本格派,他们聚焦在故事本身,他们更希望这个故事的揭秘上花更大工夫,他们更强调游戏性,他们认为写本格推理就是一个智力游戏。我们这些传统作家则希望最后还是会落到人文关怀、人生选择、救赎这些主题。两个流派讨论,总是能找到一些共同点,让小说更好,文本更有深度。我觉得最出圈的作品一定含概面更广。为什么尤·奈斯博或者史蒂芬金能得到更多读者更多的尊重,我觉得就是他们两者平衡上做的特别好,既有本格游戏性东西,又有对人生、世界、社会观察思考在里面,这个恰恰是我们很多年轻作者应该去发展和尝试的东西。”
小饭认为,“暗黑会”这种长时间的彼此阅读、彼此提意见的方式,让自己收获巨大。“不光解决我文学上困惑,给我实际写作经验可以学习的路径,还帮我在社交上开拓了很多。”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祖薇薇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