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医学科技迅速发展,新装备、新技术、新药、新方案等已深度影响“促、防、诊、控、治、康”各环节,这也为健康科普提供了高水平的传播内容和传播载体。医学科普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健康领域的科技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传播给公众,旨在培养公众的健康素养,帮助公众学会自我健康管理的长期性活动。建设健康中国,医学科普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和独特作用。
健康素养,离不开医学科普
健康中国建设的核心,是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升,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身体素质的增强,健康素养的提升,“人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健康理念的形成,以及自我健康管理意识的强化。
为了推动医疗服务内涵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国家卫健委等部门以及中国科协、中华医学会等社会组织以不同方式鼓励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面向大众的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调动了医务人员参与全生命周期健康工作的积极性,营造了“弘扬健康文化、人人关注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医学科普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建立了协调联动的医学科普工作机制。医疗卫生机构既是疾病治疗和健康照护的主阵地,又是专业医学知识的聚集地。相应的,医务人员既是诊疗行为的专业技术人员,也是医学科普内容的主要创作者和权威传播者。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政府引导、各类行业组织和社会机构推动、医护人员参与的医学科普工作机制,多方合力将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科普知识,提高了群众的健康素养。
二是培育了高水平的医学科普人才。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一直在路上,近年来取得的进步和成效有目共睹。具体到卫生健康科普领域,国家和省级层面的健康科普专家库已经建立,不少地方通过组织科普大赛、创办科普新星训练营等为青年医师赋能;在各种科普活动中,既活跃着医学大咖的身影,也闪现出医界后起之秀的面孔,权威、专业的健康知识通过不同渠道,以更加多样、亲民的形式传递到了公众身边。
去伪存真,医学科普任重道远
如今,医学科普已成为百姓“刚需”。信息时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获取信息的习惯和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互联网平台越来越成为医学科普的重要阵地。尽管我国医学科普的格局、环境和机制已基本形成,但在内容质控、传播渠道和受众触达率等方面距离“帮助公众学会自我健康管理”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
当下,便捷的传播渠道,爆炸式的信息增长,增加了人们在信息海洋中沙里淘金、辨别真伪的难度。“吸烟能预防病毒感染”“儿童用药只要‘减半’就好”“减肥应该拒绝吃主食和油”“不渴不用喝水”……各类平台的“健康科普”信息层出不穷,良莠不齐,其来源、专业性、真实性、科学性不是广大普通公众所能辨别的,有时甚至会造成误导。
在医学科普的开展过程中,将医学专业语言转化为准确又能听得懂的科普语言,也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事。有课题组针对语言转化后的信息质量认可度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团队随机选取了50位微博用户和同等数量的专家,调查他们对评论信息质量的认可程度。结果显示,用户持认同态度的高达90.24%,质疑率为6.26%,反对率为0.93%;而专家对同样信息内容的认同率均值仅为25%。
传播健康知识,提升健康素养,权威正确的医学科普不能缺位。这迫切需要增强新时代医学科普工作的内容质量、产出效率、传播能力、覆盖比率,特别是广大从事医学科普内容制作和传播的人员,需要提高语言转化能力,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提升科学的健康素养。
优化模式,医学科普也要“事半功倍”
作为医学科普的主体力量,广大医务工作者应积极将医学科学知识、防病治病方法、医学保健措施和健康理念,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传播给公众,以提高全民健康意识,提升健康素养。
一方面,医务工作者要紧跟时代前沿,不断了解最新的科技方向和研究成果,为科普作品注入最新的医学理念和前沿医学技术,拓展作品的广度和深度,打造科普精品;另一方面,有关行业组织要注重对参与医学科普工作的医务工作者进行相关知识补充和技能培训,提高其全媒体传播技巧,提升作品质量与科普团队的综合能力。
同时,要扩大医学科普受众覆盖面。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是指通过多种媒体手段,向公众传播健康科普知识。建议优化医学科普模式,将“云”科普与面对面宣讲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提高覆盖率和触达率的同时,增强民众对医学科普工作的“获得感”。进一步发挥媒体端宣传势能,加强健康知识信息传播载体建设,推动网络新媒体利用大数据等技术,为公众提供更精准的健康科普知识,满足公众的多元需求。
此外,还要建立科普内容质控体系,严格把控健康知识内容质量。通过建立、扩展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资源库,按健康科目、疾病种类等实施分层分类管理,打造官方健康知识科普平台,构建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同时大力治理网络乱象,逐步探索健康知识发布审核机制,严格把控准入门槛,确保健康知识传播的科学性、权威性。
文/刘硕、江琪琪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