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4年第一季度(总第104次)例会日前在北京召开。
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我国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但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挑战。要精准有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做好逆周期调节。
在货币政策取向方面,本次例会的具体提法出现一些变化。比如,从去年四季度例会要求“精准有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调整为“精准有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做好逆周期调节”,删去“跨周期调节”、突出“逆周期调节”。
市场分析认为,这意味着接下来货币政策将在稳增长方向持续用力,降息降准都有空间。背后是当前国内物价水平偏低,房地产行业持续低位运行,需要强化逆周期调节,重点是促进物价温和回升,推动房地产行业实现软着陆,提振经济内生增长动能。
关注长期收益率变化
在经济数据仍较疲软、特别国债将发行之际,市场对接下来货币政策如何发力颇为关注。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先后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持续降低金融机构负债端成本。2月份,5年期以上LPR下降25个基点,单次降息幅度为LPR形成机制改革完善以来最大,进一步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
会议认为,要加大已出台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同时,在经济回升过程中,也要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这主要是指2月以来,在全面降准落地、政策宽松预期升温,以及银行等金融机构“资产荒”等因素综合作用下,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月度均值接连降至2.41%和2.31%,其间一度创下逾20年最低,较大幅度向下偏离相应政策利率水平(1年期MLF操作利率,2.50%),其走势与年初经济回升势头出现分化。
王青判断,后期监管层或将通过遏制资金空转、有效引导市场预期等方式,推动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归围绕政策利率的常态化波动,同时也会更加重视长期收益率偏低背后的经济含义。
会议还表示,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坚持“风险中性”理念,综合施策、校正背离、稳定预期,坚决对顺周期行为予以纠偏,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强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王青判断,年中前后MLF操作利率有可能实施年内首次下调,全面降准也有望再度落地。这不仅有助于引导信贷、社融合理增长,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也能为今年地方债务风险化解提供有利的环境。
加大对“市场+保障”住房供应
近几年,房地产市场供需两端支持政策在陆续出台。但从目前来看,房地产仍在深度调整阶段。
“无论是前端新开工还是销售,包括后端的投资等等各个指标都还保持下行状态,而且部分指标降幅在扩大。受三大工程的提振,相对比较好的指标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其降幅要好于其他指标,今年前两个月下降9%,降幅比全年收窄了0.6个百分点。”中国银行研究员高级研究员梁婧称。
会议指出,因城施策精准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大对“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的金融支持力度,着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3月22日,国常会指出,要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持续抓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系统谋划相关支持政策,有效激发潜在需求,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加快完善“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改革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着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梁婧预计,二季度相关政策对房地产领域的支持会进一步加大,有望缓解市场下滑趋势,房地产市场信心和预期还在调整过程中,还需要时间。
中行研究院日前发布报告建议,在需求层面,可以考虑全面放开需求的政策,积极释放合理的住房需求。可以结合养老、生育、租赁住房、保障住房等新兴消费需求去探索多样化方式化解存量住房。因为存量规模确实比较大,化解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可以考虑发挥资产管理公司专业性的作用,帮助房地产市场更好地化解风险。
编辑/樊宏伟